第351章 无私-《炎黄人间》
            
            
            
                
    第(2/3)页
    莫渊点了点头,继续道:“这土壤要说都是源于曾经的炎黄文明,毕竟每一个体都是炎黄人族的一份子,可四十年后的现在,这些土壤和这些植株,已经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属性,甚至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特点会变得越来越鲜明。而随着进一步成长,这些‘植株’必将进一步与别处的土壤变得‘生分’,与脚下的‘土壤’越发契合……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变得越发的依赖。”
    说到这里,莫渊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这才道:“试想,这个时候将这些‘植株’移植到别的‘土壤’上去,会发生什么有趣事情?”
    任非昶三人听莫渊说到这里,限于他们各自的思维不同,理解的程度有深有浅,但都有所触动。
    思维最敏锐的任非昶道:“水土不服。”
    莫渊笑道:“对,就是水土不服,原本生长得很好的植株换一个地方栽下去,效果如何,完全是另一回事。说不定就不长了,枯萎了,甚至死亡了。”
    听到这里,蔡咏浩也把握到了莫渊语中之意,恍然大悟的道:“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个,我们岛上现在看似有五十万人,可却又四十九万是从各处海外岛屿中搜罗聚拢而来,四十年时间,对他们来说已是两三代人的更替,我们想要在他们中间栽下灵子科技这棵树,就像是把一株生在水乡的绿树移栽到沙漠中去一样,根本就活不了。”
    莫渊颔首道:“对,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当然,还不仅是如此,若道理只是如此简单,他又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
    他也没卖关子,紧接着就主动将另一层含义解释了出来:“不仅如此,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植株’对肥力的挑剔程度是不同的,就拿大华洲和大夏洲来举例,且不说其他方面的优劣好坏,单从‘挑食’这一点上来说,从大夏洲上长出的灵子科技这棵树要金贵许多,也要挑剔许多,它对土壤肥力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大华洲的修炼体系适应力明显就要更强一些,金贵的活法它接受得了,粗糙的法子一样活得下去,更加耐旱,更加耐寒。”
    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懂了的蔡咏浩听了莫渊这些话,却再次变得晕头转向起来,脸色略带茫然,喃喃道:“什么意思?”
    莫渊一直就有这么个毛病,看事察物都要先从大处着眼,先高屋建瓴一番,这才开始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局到实际。
    带着三人的思绪绕了几圈,他这才道:“你们之前焦虑的是,带着岛上那些人走灵子科技推广普及的道路,却发现他们思维中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完全就是榆木脑袋,在这方面根本无法沟通,即便想强行往前走都迈不开步子,可我若教授他们武道修行,还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吗?”
    “什么?”三人都是齐声惊呼。
    “我说,我教授他们武道修炼……我有过亲身的体会,即便一个从未接触过武道修行之人,只要不是绝对的痴傻,只要有人教导引路,都是能够入门的。”
    对于这一点,莫渊毫不怀疑,因为整个飞鱼岛的子民们,包括那位他从大华洲回程途中与一个海岛上捡到的完全野生小男孩莫野,都给出了铁一般的证明。
    “……而我相信,你们从各处海岛上搜罗到的那些人类,只是不再具备自然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并不是真的傻。修行是纯粹对个体潜力的开发,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最与他们契合的一种道路。”莫渊继续道。
    在他走之前,莫野就被扔进战队里去了,跟着一群飞鱼岛超能力者、武道强者厮混,实力成长极快,武道修为更是突飞猛进,从毫无根基,变成现在飞鱼岛上最年轻的大武师!
    这固然有他本身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修行的虔诚,或者说,他对“通过努力、日复一日的付出就能够获得进步,不断变得强大”这种成长模式的沉醉。而这样的心态反而是更文明的飞鱼岛子民们很少具备的,在对待修行这件事上,他们反而太冷静,太客观。
    而修行,本就是杂糅了唯物与唯心的,客观的现实自然不能忽略,可心灵的力量同样至关重要。
    这么看来,孟二哥等人搜罗聚拢起来的这些“海岛野民”们,与莫野的状态反而更接近一些,他们中有他那么妖孽资质的人或许不多,可有他类似心境之人,并不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