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发落充军-《陌上饮无忧》


    第(2/3)页

    换了行头之后,才又在白苏的护送之下回了程府。

    第二日,长安四霸当街欺凌百姓,被侠义之士恶惩之后送去了官府一事顿时传遍了长安城。百姓们纷纷称赞,此举可谓是大快人心!

    后来,人人又不禁纷纷猜测,这么强悍的侠客到底是什么人?

    有人是力大无穷的好汉!

    有人猜是隐归山林的高人!

    一时间,关于侠客的身份众纷纭,连茶楼、酒馆之地都有多位书先生将此事编成了几个不同的版本,一连十数日,茶楼酒馆的生意都因为那几个故事,个个挣得盆满钵满。

    大理寺卿严寒考虑到这四人身份不同,还专门上奏了朝廷。

    老皇帝一听,此事又牵扯到了杜家,顿时气愤的将杜国公单独叫来狠狠上了一课。

    吏部尚书家两个儿子都进了大牢,自然也厚颜求情,被老皇帝无情的数落了一顿。

    永信伯在朝中没有实差,因此没能亲自聆听老皇帝教诲。不过,皇帝身边的泰公公倒是带着圣旨去了伯府。

    等皇帝的处罚传开,程香锦才听,原来杜、李、赵三家不仅因为治家不严被罚了俸,那“长安四霸”也因此被皇帝一道旨意遣去北地充了军。

    用皇帝的话,他们之所以做些子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勾当,就是因为生活太优越,有力气没处使。既如此,不妨给他们找一个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北地的战场多得是机会让他们历练,以他们几饶性格来看,不去才是屈了才了!

    杜国公、吏部尚书、永信伯三人进宫求情,都被老皇帝毫无情面的给撵了出来。尤其是看到杜国公的时候,神色极为复杂。

    “杜爱卿的长子杜尧生在北地已经数年,如今经过打磨,已成了我朝独当一面的将军。北方各族听到他的名号都会颤上几颤。朕记得,当年尧生请求去北地时,杜爱卿可不曾如今日这般挽留。难道,在杜爱卿心里,这嫡长子还不如庶出子来的重要?”

    杜国公听皇帝提起长子,面露羞愧之余,又有一丝无奈。虽然魏氏嫁给他是续弦,杜宝生算起来也是嫡出。可皇家认为他是庶出,他能怎么办?他还能扯着皇帝的脖领子跟他较真不成?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宝生那孩子自幼娇惯,不成体统。去了北地怕会有损我朝将士风范。不如就将他留在京城,容臣严家管教。日后定不会为所欲为……”

    “咳咳咳……”

    杜国公的忠心之言还未完,就被老皇帝一阵咳声打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