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方块城不城-《忽悠六百年从穿越开始》


    第(2/3)页

    一路走一路看,白小杰在一座山脚下,察觉到了不一样。

    来到山顶,没想到他乡遇故知了。

    白小杰开口:“怎么是你们几个?”

    盗艹淫开口:“总算见到亲人了,我们已经困在这里很久了。”

    白小杰翻个白眼:“亲人个屁嘞,西边沙漠一别,你们就到了这个地方?”

    盗艹淫开口:“是的呢,都困在这里很多年了,想过要出去,可是地方太大了,到了这个地方又被困起来了,出都出不去。”

    白小杰看到山脚下,留下来的会当凌绝额定一句,还以为碰到了老乡,没想到是盗艹淫他们五个。

    白一龙开口:“我们从山顶跳下去过,没想到还是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周而复始,反反复复。”

    周而复始,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u é

    fù shǐ,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出自《汉书·礼乐志》。

    白小杰试了一下,果然跳下去也好,向着相反的道路前进后退也罢,通通到达不了另外的地方。

    最大活动范围,就是这个山顶。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个山顶肯定有不寻常的地方。

    若是想要围困的话,不至于这么长的时间。

    白小杰开口:“下面的人,你们见到过吗?”

    盗艹淫开口:“人,什么人?”

    白小杰开口:“就是一群,四四方方的小方块人,还有四四方方的方块城。”

    盗艹淫开口:“没见过。”

    白小杰点点头,这突然出现的方块人与方块城,看来是对于正式玩家特意准备的。

    白小杰开口:“你们在这里这么多年,有没有感觉到,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盗艹淫开口:“龙雀虎武,他们四个,全速一年也没有个头。”

    白一龙点点头,就连大哥全速出发,依旧没有个边界,看来这个世界无限大啊。

    白小杰开口:“啊淫,你用全速试一下。”

    盗艹淫全速向前,白小杰只看到不停的盗艹淫虚影,出现在眼前。

    白小杰取出了藤椅,躺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依旧是百思不得其解,干脆也就不想了。

    晒着太阳,拿出了漫画书看了起来。

    盗艹淫很着急,这都被困住这么久了,主人这怎么还没有动静?

    莫非放弃治疗了,别介啊,不要放弃抢救啊。

    白小杰看着漫画,缓缓进入了梦乡。

    这是一片黑暗的世界,黑,非常的黑,没有一丝光亮的黑。

    白一龙开口:“大哥啊,主淫这咋还睡着了?”

    盗艹淫开口:“不知道,可能是在梦里寻找解题新思路。”

    白二虎开口:“这不会,大梦三千年吧?”

    盗艹淫开口:“应该不会吧。”

    白三雀开口:“如果主淫真的睡过去了,那恐怕就天昏地暗了。”

    天昏地暗,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

    hū

    dì à

    ,意思是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出自《龙移》。

    白三雀开口:“奇怪了,怎么会出现解释?”

    盗艹淫开口:“什么解释?”

    白三雀开口:“刚才我说出了一个成语,脑海中就出现了解释。”

    白一龙试了一下:“天崩地裂。”

    天崩地裂,汉语成语,读音是tiā

    bē

    g dì liè,比喻重大的事变。出自《战国策·赵策三》。

    白一龙开口:“哎嗨,这是真的呦。”

    盗艹淫开口:“这很不对劲,非常不对劲,要么生要么死。”

    白一龙开口:“什么生生死死的?”

    盗艹淫开口:“你们不懂,暂时也不需要懂。”莫非这个世界也要玩完了吗?

    上一次出现这个情况,还是在神庭世界,如果真的是这样,天下之大,已经没有了立足的地方。

    无名山,洛丽塔望着南岭地区,视线似乎与盗艹淫对视,二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洛丽塔叹息一声,眉头皱起,看着天空,这是属于暴风雨前的宁静。

    白小杰继续在黑暗世界里徘徊,黑暗中诞生了光亮,一颗颗琉璃珠漂浮在黑暗中。

    各种颜色的都有,蓝色玻璃珠,那是大海的颜色。

    褐色琉璃珠,那是土地的颜色。

    白色琉璃珠,那是来自于被云层覆盖的颜色。

    绿色琉璃珠,那是植被覆盖的颜色。

    这每一颗琉璃珠居然都是一颗颗星球。

    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巨型球状天体,叫做星球(Pla

    et)。星球有一定的形状,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巨型球状天体,叫做星球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那颗光芒万丈的玻璃珠,就是一颗恒星。

    a.天体;b.围绕恒星运转;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d.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矮行星的定义: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e.不是卫星。符合这一定义的包括: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原齐娜)、鸟神星、塞德娜,总计五颗。

    太阳系小天体的定义:a.天体;b.围绕太阳运转;c.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的定义。

    原来的小行星、彗星等全部归入太阳系小天体的范畴。

    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起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研究经历: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学已经不再是幽深玄奥的抽象哲学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科学。

    直到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

    t Wilso

    )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

    相关理论

    爆炸

    现代宇宙系当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

    与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

    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

    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又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后形成星球、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该理论存在许多使人迷惑之处。

    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而它周围却是一片空白,即将人类至今还不能确定范围也无法计算质量的宇宙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内的假设只是一种臆测。况且从能量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考虑,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人类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确定为衡量时间的标准——年。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范围,时间没有衡量标准。譬如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范围就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年的概念对宇宙而言并不存在,大爆炸宇宙论又如何用年的概念去推算宇宙的确切年龄呢?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哈勃定律只是说明了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距离呈正比关系。但他没能发现很重要的另一点--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质量也呈正比关系。

    宇宙中星系间距离非常非常遥远,光线传播因空间物质的吸收、阻挡会逐渐减弱,那些运动速度越快的星系就是质量越大的星系。质量大,能量辐射就强,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红移量极大的星系,当然是质量极大的星系。

    这就是被称作“类星体”的遥远星系因质量巨大而红移量巨大的原因。另外那些质量小、能量辐射弱的星系(除极少数距银河系很近的星系,如大、小麦哲伦星系外)则很难观察到,大小恒星都能看到,所以恒星的红移紫移数量大致相等。

    导致星系红移多紫移少的另一原因是:宇宙中的物质结构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一个中心按圆形轨迹运动的,不是像大爆炸宇宙论描述的从一个中心向四周作放射状的直线运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