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夜交心-《我妻薄情》
            
            
            
                
    第(2/3)页
    她许久没有说话,可谢玄英听着枕畔缓慢的呼吸,知道她能理解他的意思,也知道,她一定在思考他的话。
    他安静地等待着。
    果不其然,她开口了:“你说得对,你……照出了我的傲慢。”
    之前,她多次提醒自己,不要对这个世界低头——不要因为这里的女性都依赖父兄,就丢掉独立的人格,也不要因为自己遍体鳞伤,就去伤害别人。
    但傲慢是什么呢?
    是她一直以为,他是不可能理解她的。
    五百年的鸿沟,他一个封建时代的贵公子,怎么可能理解她一个现代人的所思所想呢?
    然而,真是如此吗?
    人的善念,自古有之,人的恶念,今人一样。
    他们是平等的。
    “我都不知道,原来我这么傲慢。”她涩声道,“我以为你不会懂我的。”
    是的,也许他不懂马列,不知道婚姻代表的压迫,可他理解她的顾虑,体谅她的警惕。
    哪怕他不能百分之百的理解她,百分之五十也是了不起的。
    再说了,纵然是两个现代人,接受过同样的教育,拥有同样的文化,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理解对方。
    五百年的差距,其实没有那么大,其实是可以努力缩短的。
    可她一直没有这么做过。
    我应该早点告诉他的。
    程丹若想着,却又非常清楚,此前不可能开这个口。
    是三个月的朝夕相处,同床共枕,是这段时间试探出了信任和安全,是她决定重新去接纳别人,今夜才能慢慢说到这里。
    谢玄英亦是道:“从前你我不过相见数面,你不知我,我其实也并不懂你——你只是谨慎惯了,哪里便是傲慢了呢。”
    顿了一顿,又道,“非要说的话,是我才对。我以为……”他清清嗓子,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以为成了亲,你就会和我如胶似漆了。”
    程丹若有些惊讶,却不奇怪:“这是人之常情。”
    侯门世家的王孙公子,文武兼备,容貌绝世,爱慕的人不分男女不限性别,会觉得所有人都会爱上他,实在太正常了。
    他是有资格傲气的,连皇帝都这么说过。
    “你不会嫌弃我吧?”他问。
    程丹若:……她的审美有什么地方不正常吗?
    “没有过。”
    “那就好。”他顿时松快,给她掖好被角,“今天你也累了,睡吧。”
    是啊,今天已经聊得够多了。
    她轻轻呼口气,合眼睡觉。
    谢玄英枕着手臂,静静注视着她的脸孔。
    和丹娘比起来,他总觉得自己幸运:不情愿的婚事最终破灭,遇见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又成功将她娶进门。
    他无比确信,自己娶到了最好的妻子。
    希望有朝一日,他也能让她觉得,平生最幸之事,就是嫁他为妻。
    丹娘……丹娘。
    一夜无话。
    次日。
    程丹若把白瓷鱼缸放在了窗台上,里面两尾小金鱼游来游去。
    她看着鱼儿欢快地绕圈,心想:以鱼为鉴,多多读书。
    不能输给他啊。
    今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过了十六,年就
    算过了大半。
    程丹若一直在等的消息,也有了后续。
    安民堂辗转托人,递话进来,想问问她能不能卖大蒜胶丸的方子。
    三家只有一家,当然让人失望,但仔细想想,济世堂名医多,更倚仗大夫凭病情开方,不在意新药也正常,至于仁爱堂,恐怕是打算直接从惠元寺下手,偷学仿制的算盘,没有动静也不意外。
    一家也好。
    安民堂药方多,传播起来也方便。
    程丹若同意见人,就在谢玄英的外书房。
    下午一点多,靖海侯府的三管家引着一个锦衣的中年人自后门进来了。
    “姚管事,这回可真要多谢你了。”安民堂的大掌柜穿着银鼠皮袄,头戴黑色方巾,一张圆脸十分和气,“没有你,我哪能进得了靖海侯府的门?”
    姚管事被马屁拍得很舒服,摆摆手:“这话可就外道了,咱们也不是第一回打交道,这府里的药材,还不都是从你那儿来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大掌柜笑笑:“您古道热肠,咱也不能理所当然。”他自袖中递出一物,道,“今年去东北,没收到什么好东西,这二两红参片,您拿去泡茶。”
    参片不比全参珍贵,但也是难得的好东西,且没有靠得住的药材商人,买到假的也未可知。
    “太客气了,递句话的事。”姚管事口中仍旧推辞。
    大掌柜硬塞过去:“大冷天的烦您跑一趟,应该的,还要请您提点一二呢。”他半真半假地问,“这三奶奶的脾性……”
    姚管事意思意思推了两下,没推走,便塞入袖中,沉吟道:“三奶奶才进门,说实话,咱也没见过。但我那干女儿在她跟前伺候,提起来没有坏话。”
    大掌柜点点头,故作信服:“那就好。”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外书房。
    柏木在旁边候着,见着人,引着去了西厢。
    姚管事送佛送到西,陪同进去,隔着一面薄薄的屏风,见到了程丹若。
    “请三奶奶安。”他笑着拱了拱手,引荐道,“这是安民堂的贺大掌柜。”
    贺大掌柜隐蔽地扫过周围的陈设,桌椅挂画都是家常旧物,但桌椅案几都是紫檀木的,看色泽是一整套,瓶里供奉着二三枯梅,却隐约有香气。
    他眼睛毒辣,一下子就认出这是宋代的香瓷,在瓷胎时就混入香料烧制,做出来的瓷器幽香隐隐,遍寻无踪,相当珍贵。
    看来,这位三奶奶虽才进门不久,却很受夫家重视啊。
    贺大掌柜心里想着,深深一揖:“在下安民堂贺铭,见过谢三奶奶。”
    “不必多礼了。”屏风后的女声简单利落,“我知道您的来意,想买惠元寺的胶丸方子,是不是?”
    贺大掌柜不意她如此直接,顿了顿才道:“是,鄙店诚心求购,价格好商量。”
    程丹若问:“你清楚这药的效用吗?”
    “在下打听过了,治肠胃失调,肺气有伤最佳。”贺大掌柜当然做过功课,甚至自己求药给病人试过,确认效果颇佳,才决意收购。
    “好。”程丹若道,“玛瑙,把契书给他。”
    又对贺大掌柜说,“您看看条款。”
    屏风后便转出来一个穿红缎背心的丫头,递上一张契书。
    贺大掌柜双手接过,目光迅速扫遍,却是一愣。
    一两银子。
    每颗价钱不能高于一钱。
    且通篇不提买断。
    “这……三奶奶,鄙店是想买断此方,价格好商量。”贺大掌柜赔笑。
    程丹若问:“安民堂有多少家分号?”
    他回答:“开封、济南、苏州、南京四家。”
    “这四地之外,难道没有其他病人了吗?”她说,“我不缺钱,我要百姓有药可吃。”
    贺大掌柜沉默了一刹,心里快速盘算,无论如何,一两银子买个新药方,肯定是划算的,即便不能独占其利润,能够和靖海侯府搭上关系,也是稳赚不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