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甭管愿意不愿意的,那些举手的知青,最终还是磨磨蹭蹭地起身,去做了登记。 一个个的心里满是怨气,在他们看来,李天明这么做太不近人情,直接将他们的后路给断了。 这下一旦考不上大学,往后在村里,也只能下地劳动赚口粮了。 但是,在改变人生的机遇面前,他们还是决定咬牙赌上一把。 “我看那几个,对你的意见都挺大!” 知青们都回去了,屋里只剩下李天明和李学庆叔侄两个。 “我还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在其位,谋其事。 李天明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还有村里的利益,其他的,只能先往后放一放了。 那些知青和他又没啥关系。 李天明不拖后腿,阻止他们复习参加高考,但前提是,绝对不能耽误厂里的生产。 否则影响了出口创汇,到王作先面前挨批,可没人替他。 “也对,咱们对这些城里娃也算仁至义尽了。” 看看其他村就知道了,那些知青谁不是苦哈哈地熬着。 不光要在地里挣命,还要受村里人的欺负。 李家台子的人从来不欺生,单凭这一点,知青们就得感恩戴德。 更何况,村里还安排他们在厂里上班,每个月领工资,有时候比国企正式工人赚得都多。 还有啥不知足的。 “叔,走的这些人,尽快安排人顶上来,这几个名额……” “我来办吧!” 名额不多,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有人来争抢,给谁不给谁的,这是得罪人的事。 抽了支烟,闲聊了几句,两人各自回家。 知青点这边,那些决定辞职的知青很自然地凑到了一块儿,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冲动过后,大部分人都后悔了。 高考这个机会再难得,要是考不上呢? 往后的日子咋过? 可是以他们对李天明的了解,哪怕现在后悔了,过去求他收回成命也晚了。 “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着支持我们参加高考,不拖后腿,结果到头来还不是拿着工作岗位威胁我们。” “要我说,李家台子就数李天明最阴!” “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退路都没有了,只能拼一把,考上大学,尽早离开这个鬼地方。” “你说的容易,考大学,咱们现在连课本都没有,拿什么复习?” “你既然知道考上的希望不大,为什么还举手,又没人逼你。” “我……” 房间里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 纵然希望再小,面对这难得的机会,谁又能忍住不动心。 突然,有人站了起来,众人看过去,见是马兴。 对于他出卖李天明的行为,大家虽然不齿,可现如今,他们又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苏红红有课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