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宋晓雨73年年底生下大闺女以后,最近又查出怀了三胎。 “刚俩月!” “好啊,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越多越好,孙立,等会儿给天明带一箱奶粉和麦乳精,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花花轿子人人抬。 李天明够意思,没再追究上次的事,孙福满也不能办差了。 “孙叔,我就不客气了。” 李天明现在不差钱,村里的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他。 每年的分红加起来,能引来一群考据党。 “自己人,你要是真客气,那就见外了。” 待了一会儿,李天明起身告辞。雪还没停,今天只能住在市里了。 “东西我给你放车上了。” 除了一箱子奶粉和麦乳精,还有孙福满给天明和天洪哥俩准备的年货。 “走了!” “路上慢点儿!” 李天明开着车,直奔钢铁厂的职工小区。 “哥!” 开门的是李想,她已经放寒假了。 “接过去啊!” 李天明从孙福满给他的那份年货里面挑了几样。 李想伸手接过,看到有一包奶糖,立刻喜笑颜开的。 女孩儿对甜的,一般都没什么抵抗力。 “就你一个人在家?” 严巧珍的母亲年初去世了,80岁的年纪,放在日后也算高寿了。 “我二哥他们都去玩儿了。” “你二哥的工作还没解决呢?” 天和没考上中专,上了高中,今年毕业,在家待了半年,一直拖着没下乡。 “没呢!” 李想掏出一颗糖。 “我妈说,实在不行,就先安排他去三产上班。” 要是搁以前,李学军身为钢厂的中层领导,给天和安排个岗位也不算啥事。 但现在不行了,上上下下盯得都严,厂里要进人,必须冶金局的一把手点头才行。 待了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下班了,天和他们几个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严巧珍手里提着一条肉,她知道李天明今天来了海城,特意去把家里剩下的定量全给买了。 “等着,今个吃炸酱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