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般都是二斤,李学工直接从村养殖场买了一头猪,拆下整整一百斤肉。 嘭! 天亮扛着猪肉进门,放在灶台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张家来道喜的亲戚们见状,一个个的都懵了。 这李家台子的日子是富裕了啊! 出手也未免太豪横了。 可这样一来,往后大庭村的姑娘怕是不好嫁了。 毕竟这年头,谁家能动不动就拿出一百斤离娘肉? “新娘子出门喽!” 天会站在门口吆喝了一嗓子。 方艳梅上前,扶着张秀芝上了车。 其他亲友坐后面的马车,出发返回李家台子。 噼里啪啦…… 一路上鞭炮声不断,在当地这叫避煞。 虽然上面三令五申地禁止这种封建迷信行为。 可哪里真的能禁得住。 多少年的老规矩了。 谁敢管? 结婚大喜的日子,你让我一天不痛快,老子让你一辈子不痛快。 66年,李家台子有户人家娶亲,回来的路上放鞭炮避煞,真有个愣头青拦着,结果…… 那个愣头青现在外号叫傻青。 一路顺顺当当的到了家,这边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保准每一个送亲的娘家人都挑不出理。 其实别的都多余,独门独院的三间半砖瓦房,就足以镇住所有的娘家人了。 现如今能置办起这样一副家当的,谁家姑娘不得抢着嫁。 屋里是新打的柜子,上面还摆着台收音机,这是孙立知道天生结婚,特意让李天明捎过来的。 电风扇是李天明花钱从厂里买的,送给天生做新婚礼物。 送亲的娘家人直接看花了眼,纷纷都在盘算着家里适龄的姑娘,能不能嫁到李家台子。 以前只是听说李家台子富了,如今算是眼见为实。 新娘子上炕坐了一会儿,紧接着举行婚礼。 仪式过后,随着李学农一声“开席”,大灶点火走菜。 “悠着,上菜了!” 李天明端着个托盘,带着一帮堂兄弟在院子里来回穿梭。 “红烧肉!” 一大碗红烧肉放在桌子,李天明正要走,手腕却被人给攥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