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谁都有老的一天,等他老了,难道指望乔凤云带来的两个丫头给他养老啊! 最后还不是得落在李天明兄弟两个的身上。 “我不和你扯别的,我问你,打了头野猪为啥不和我说,你跟谁商量了,就去交工?” 看起来这碴子粥呛的还真不少。 “您是不是忘了,咱们都分家了,我要干啥,还用得着和你商量?” “我是你老子!” 李学成真的是被气急了。 “哦!你是我老子,我以后的彩礼钱,你是不是给掏了,还有天亮的,另外小蓉和小五以后的嫁妆钱,你是不是也准备准备,我和天亮结婚总不能在一铺炕上吧,新房子啥时候给我们盖了?” 李天明一通逼问,直接把李学成给问懵了。 彩礼钱? 嫁妆钱? 盖新房的钱? 这都哪跟哪啊? “二哥,你干啥呢?” 李学工和李学农走了过来。 “老三,老四,你们给评评理,这兔崽子打了个头野猪,不跟我商量一下就交工,眼里还有我吗?” 李学工真想把这人的脑袋按水缸里,让他清醒清醒。 要不是亲兄弟,怕村里人笑话,他早就和李学成断亲了。 有这么一个拎不清的二哥,还不够丢人的呢。 以前二嫂活着的时候,帮着维系兄弟之间的感情,自从二嫂没了以后,要不是看在几个侄子侄女的份上,谁还愿意搭理这个糊涂二哥。 “天明眼里咋就没你了,晚上来我家吃肉,要不是天明说了,我才懒得叫你,还有啊,你家里那个别带我屋里,敢进我家的门,别怪我不给面子。” “吃肉?” 李学农解释道:“家里留了一大块儿,你要是不来就算了。” “我凭啥不来,那是我儿子打的。” 李学成说着,又看向了李天明。 “可剩下的也不用都给村里啊!” 李学工和李学农实在懒得和这种人多废话,拉着李天明就要走。 “那什么,老三,你二嫂……” “我二嫂在祖坟里躺着呢!还是那句话,你要是敢带那女人来我家,你也别想进门,天明,走!” 都说孬竹出好笋。 李学成这辈子给祖宗增光的事,也就是生了几个好孩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地头,站在垄上,满眼都是金黄的稻田。 一阵风吹过来,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稻香味儿。 上辈子,李天明三十多岁就进城务工,后来混成了包工头,家里的地就再没种过了,都是承包给本家的叔伯兄弟。 如今看着这一片稻浪,心里真是说不出的舒坦。 几十年没干过了,可只要一上手,身体的记忆立刻被唤醒。 “看人家天明那活干的,又快又好,再看看你,我都嫌丢人!” 很快就有乡亲在训斥自家的笨儿子。 农活也需要经验积累,李天明的同龄人中,谁像他一样,14岁就被家里当成壮劳力使唤,地里这些活,没有哪样能难得住他。 很快,李天明就把别人落下了一大截。 知青组也在跟着忙活,但捣乱的居多,即便是像谢建设这样来了好几年的老知青,身体也还没适应田间地头。 张青森只干了一会儿,就觉得腰酸背痛的,手上还磨了好几个水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