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纬 66°50′35″,西经 162°35′42″。 阿拉斯加的寒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卢德裹紧了身上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防寒服,看着眼前这片被白雪覆盖的荒原。不远处,几栋破败的灰色建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墙体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窗户大多破碎,只有少数几个还残留着玻璃碎片,在微弱的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这里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一处前美军基地,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被事实废弃,基地通常无人值守,只有少数民间承包商会进入基地维护设施。 “老卢,这地方……确定能住人?”王得邦搓着冻得通红的手,一边哈着白气一边问道,眼神里满是怀疑。他放眼望去,除了那几栋破建筑,周围全是茫茫白雪,连一棵像样的树都没有,“我怎么看都像个大型露天冰柜,咱们这一万多人住进来,怕是用不了几天就变成爱斯基摩人,搞不好还得集体变成冰棍儿。” 卢德忍不住笑了笑,拍了拍王得邦的肩膀:“放心,冻不死你。咱们在半岛的时候不是存了不少速成建筑材料嘛,刚好能派上用场。再说了,你这一身肥肉,抗冻能力肯定比我们强,就算真成冰棍儿,你也是最耐啃的那一根。” 格蕾塔正蹲在一旁,仔细检查着从“夜莺”上卸下来的设备状况,闻言抬起头,蓝宝石般的眼眸在阿拉斯加苍茫的雪光映衬下显得格外清亮。她嘴角微扬:“邦子,他说得没错。这些速成建筑材料虽然是建造半岛指挥部剩下的,但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搭建起来的临时住所足以抵御这里的严寒。而且我们还带了食品、药品和燃料,省吃俭用撑一个星期没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把住所搭建好,让大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她说话间,手指依然快速地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检查着物资清单,专业而冷静。 王得邦夸张地叹了口气,呼出的白雾浓得像团云:“唉,我说两位领导,这道理我懂!就是这心理落差有点大啊!前两天还在半岛啃着泡菜想着怎么跟金司令斗智斗勇,一转眼就跑来这北极圈边上当爱斯基摩人了!这剧本跳跃度是不是有点大?”他还想再贫几句,却被一阵急促踏雪而来的脚步声打断了。 金月娥快步走了过来,她身上卢德阵线的制式冬装显得有些单薄,脸颊被冻得通红,但眼神依旧坚定,步伐沉稳。她来到卢德和格蕾塔面前,敬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军礼。 “卢德副总指挥!格蕾塔参谋长!”她的声音带着寒意,却清晰稳定,“半岛籍士兵的最终统计结果出来了……大部分选择留在半岛,跟随我们前来阿拉斯加的……只有五十三人,包括了我。”这个数字显然比她预想中要少,她的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淡,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 卢德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理解的神情,语气温和:“辛苦了,月娥。这个结果……不意外。半岛刚刚实现统一,他们有他们的顾虑和牵挂。你能选择相信我们,跟着我们来这苦寒之地,我代表卢德阵线感谢你。”他的目光真诚,带着领袖特有的那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金月娥眼神闪烁了一下,挺直了背脊,认真地说:“副总指挥言重了。这是我作为军人的职责,也是我个人的选择。我相信卢德阵线的理念,也相信半岛政府的初衷。我希望……未来我能成为卢德阵线与半岛政府之间沟通协作的桥梁。”她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笃定,似乎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微妙变化。 格蕾塔站起身,走到金月娥面前,轻轻将手放在她冰冷的臂膀上,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现实考量:“月娥,你的心意我们明白。但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这次不辞而别,事实上等于单方面暂停了与半岛政府的公开合作。虽然双方都未曾正式宣布终止合作,理论上的合作关系依旧存在。我们知道,半岛政府既不想公然得罪利维坦,也不想彻底背弃反利维坦的旗帜,现实的裂痕已经产生。你选择留在我们身边,这份忠诚很可能……会被半岛政府内部的某些人误解。”她的话语像温柔的针刺,轻轻点破了那层脆弱的窗户纸。 金月娥坚定地摇了摇头,语气甚至有些执拗:“我相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也相信半岛政府最终会理解。金永叹司令员是顾全大局的人……”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哦,对了,撤离前,我在半岛时认识的一位参谋,冒着风险用旧编码给我发了一条简短讯息,说金永叹司令员最近似乎在秘密接触……‘新秩序的代表’。”她犹豫了一下,补充道,“我猜测,可能是什杜姆那边的人。” 这话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又冷了几分,仿佛连寒风都停滞了一瞬。王得邦刚掏出一根辣白菜味能量棒咬了一口,闻言差点呛到,瞪大眼睛:“什杜姆?那老小子不是在菲律宾给自己封王了吗?他的手伸得也太长了吧!咋的,他是觉得半岛泡菜够味儿,想列入他的‘万国来朝’贡品清单还是咋地?” 卢德没有立刻接话,他微微蹙起眉头,目光投向远方白茫茫的地平线,似乎在快速盘算着这份情报背后的可能性。什杜姆的触角伸向半岛,这绝非好消息。那个男人……他早已不是曾经的战友,而是一个贪婪地吞噬权力、试图将自己塑造成新神的人形利维坦。 这时,乔治拄着一根临时找来的木棍当作雪地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走了过来。他望着眼前荒凉破败的基地景象,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唉……真没想到,我们卢德阵线有一天会辗转来到这世界的尽头,这片冰封之地。真是造化弄人啊……” 在一旁粗声大气指挥着士兵们小心搬运建筑材料的磐石听到了,瓮声瓮气地接口道:“老乔治,叹啥气!想当年咱们刚起事那会儿,钻深山老林、睡潮湿山洞的日子还少吗?跟那时候比,这儿好歹有现成的墙能挡风!无非就是天儿冷点!过去咱在山洞里当野人,这会儿也就是在雪地里当几天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试图让气氛轻松点,但效果一般。 他转念一想,眉头又拧成了疙瘩:“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一万多人,总不能一直指望着从半岛带过来的这点存货过日子吧?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消耗品?我看,咱们得尽快想办法,派机灵点的兄弟溜出去,想办法跟AI区的地下贸易网络重新搭上线,用咱们手里那些‘好东西’,换点实在的物资回来。”他说着,拍了拍旁边一个板条箱,里面是精心包装的从“黑曜石”士兵身上缴获的完好装备部件。 一直沉默寡言,如同雪原上孤鹰般观察着四周地形的鹤竹,此刻也抱着手臂走了过来,声音清冷却切中要害:“石头说得对。生存是第一位的。我们手里并非没有筹码。之前在半岛和之前的战斗中,我们缴获了不少‘黑曜石’的制式装备残骸,虽然大多损坏,但部分能量核心、装甲碎片甚至是武器模块,对于AI区那些黑市商人和地下研究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研究样本和稀有材料。还有我们自行研发的‘雷公’电磁炮的一些非核心优化零件,在懂行的人眼里,也是硬通货。”她的目光扫过那些被赵灵技术团队小心翼翼看管的箱子。 刺玫凛也抱着一捆厚重的防寒铺盖卷走了过来,她的眼神锐利如常,仔细扫视着周围的环境,补充道:“我同意。必须尽快建立贸易渠道。但派出去的人一定要绝对可靠,经验丰富,并且要做好充分的伪装和应急预案。利维坦的监控无孔不入,阿拉斯加再偏远,也绝非安全。建议优先选择那些有过走私或地下活动经验的老兵,伪装成古董商或者旅行者。” 正在这时,围着那台宝贵的大型量子转化器打转的安东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嘿!嘿!各位!快来看!我这宝贝探测器有反应了!”他手里捧着一个平板式的探测器,屏幕上一串串乱码般的数据飞快滚动。 卢德眼前一亮,立刻走了过去:“安东,什么情况?发现什么了?”在这片废弃之地,任何一点额外的资源都可能是雪中送炭。 安东激动地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上立刻起了一层白雾,他胡乱擦了一下,指着屏幕上某个不断跳动的信号峰值:“磁场异常!非常规的波动模式!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区域,估计深度……唔,不算太深!这鬼地方以前是军用雷站,下面说不定真藏着什么好玩意儿!也许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备用能源核心?甚至是某个被遗忘的武器库?要是能挖出来,咱们可就发了!修修补补咱们自己用,或者拆了当古董卖,都能换一大笔物资!” 卢德的心跳也加快了几分,但他保持着冷静:“能确定具体位置和性质吗?风险大不大?”希望越大,失望有时也越大,尤其是在利维坦的时代,任何意外发现都可能伴随着陷阱。 安东挠了挠他那头早已乱成鸟窝的头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个……精度还差点意思,这玩意儿是我用旧通讯器改的……干扰有点大。但我保证下面肯定有东西!至于风险……挖挖看才知道嘛!反正咱们现在穷得就剩下一把子力气和不怕死的精神了!”他的乐观精神在这种时候显得尤为可贵。 “好!立刻组织人手,在基地内部选择几个可能的点位进行初步勘探!优先保障安全!”卢德果断下令。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值得尝试。 就在众人因这意外的发现而稍微提振起精神,开始围着安东的探测器议论纷纷时,站在高处放哨的士兵突然用光粒子共享雷达,分享南边飞来的一个目标。 不远处的张秋水最先目视目标,抬手指向飞来的目标。 所有人瞬间警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铅灰色的天幕下,一个黑点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基地方向逼近!它的飞行轨迹稳定而直接,明显是冲着他们来的! “是我们的‘夜莺’?”格蕾塔皱起眉头,疑惑地说,“不对啊,我们的‘夜莺’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