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680米?”赵成桓有些失望。“那也没有多少啊。” “680公里。” 魏修纠正完。 所有人都放下了望远镜。 齐刷刷的看着魏修。 我们一直怀疑,你好像有大病! 680公里的火箭弹? 就这个射程,在哪儿都算是导弹好吗? “你见过谁家主战坦克能打680公里的?” 赵成桓彻底服了。 “你这不是就是巡飞弹吗?” 魏修点头:“你非要这么说的话,也没错。” “但我们这个弹头,确实是火箭弹的弹头。” “这款武器,可以兼容目前我军的主力火箭弹发射箱。” “谁换了,都能打680。” 听到这话。 赵成桓立刻变脸:“对不起,我刚才声音大了一些。” 680公里的巡飞弹,单拿出来已经很香了。 如果能够兼容现役的火箭炮,那将会是绝杀。 部队也有一些查打一体的巡飞弹服役。 但他们更像是炮射无人机的样式,需要专用的发射器。 这类武器的效果是超群卓绝的。 比穿越机快,比穿越机带弹量大,还比穿越机精度更高。 唯一难受的就是发射平台不兼容。 魏修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试想一下。 680公里的巡飞弹,各个都弹出机翼,在战场上巡逻。 地面部队立刻能在局部地区形成空优。 如果是饱和式发射,那更不得了了。 而且巡飞弹比起无人机,还有一个好处,它本身就是弹药。 换句话说。 巡飞弹自身的使命就是自杀。 一旦射出,无法回收使用。 因此也不用心疼它的价值。 说话之间。 三枚巡飞弹到达了目标区域。 凭借高度带来的侦察优势,他们很快抓到了在密林中穿梭的移动靶。 “弹头自身带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 “在高空盘旋时发现目标,它们不需要指令介入。” “便会自动进行打击。” “由于攻顶的优势存在,这种弹药的命中率要比常规弹药高一些。” 魏修说的风轻云淡。 但测试场地上空的情况却让大家不寒而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