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LP-01的车头有无人机放飞。 魏修接着解释道。 “这架无人机的所有通信都基于光信号上。” “所以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它会率先搭建通信平台,让三辆车组处在统一信息层面上。” 听到这话。 聂老忍不住鼓掌。 “好思路!不但思路好,解决的方法更是无可挑剔。” 电磁通信不管用,那就采用其他信号通信。 如果是聂老自己。 他可能会选用光纤的方式。 同样是光信号通讯,但光纤需要固体线材来连接,限制比较大。 魏修不一样。 人家采用了光模块通信。 无人机作为中继交换器,接收作战部和发射部发出的光信号,从而实现通讯。 可是赵成桓有点不明白了。 “三辆车,一个车组。” “这么大的数据量,仅仅靠一个光通信就能解决吗?” “另外,就算你建立了通讯,还是在电磁压制之下啊?” 利用光信号通讯,有用,但用处不多。 毕竟这三辆车是一个整体,任何动作都要经过信号传输。 他们之间的联系,比普通设备之间的联系多得多。 而光信号的传输数据是有限的。 如果要完全承担三辆车的数据中继任务,现场至少得是密密麻麻满天的光信号无人机。 除此之外。 就算能建立联系,也只是保证车组不聋,解决不了瞎的问题啊。 面对疑问。 魏修游刃有余道。 “光信号无人机只是负责将侦查情报传回作战中心。” “作战车得知电磁压制的情况,会立刻采取预案。” “就像现在。” “LP-01的指挥部雷达全开,马上夺取电磁压制权。” 赵成桓更不懂:“怎么夺?” 夺取压制权,说的简单。 我在测试场地握有电磁压制权,是因为我安排了两台专职干扰车。 而且还有基地内陆基干扰雷达设备。 移动式加上固定式,满打满算,这是一个电侦营的配置。 你三辆车就想从我手里拿走电磁压制权? 你配吗? “怎么说?” 赵成桓有点不相信。 “你不会三辆之后,还有三辆吧?” 魏修摆手。 “电磁压制,无非就是比功率呗。” “我们没有那么多车,一台足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