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家这个项目有可能奠定战车工业的新格局。 往大了说。 人家这个玩意完全能重写世界能源的新规则。 聂老粗思也恐,细思也恐。 “在大战略上。” “诸位应该都知道,我们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国家。” “但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没法和竞争对手相提并论。” “能源一直是我们隐形干的命门。” “国家这些年也一直在想各种办法转型,将民用能源转到绿电上。”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无非还是为军用节省石油,做战略储备罢了。” “可现在固态电池出现,我们对于石油的依赖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谢建林作为科工委的一把手,自然能体会聂老的意思。 赞许的看向魏修,连连点头。 “首长老夸你是个战略型科技人才。” “我还有点不信。” “现在我信了,你这一手固态电池,直接破局,护住了我们的命门。” 魏修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单纯的完成我的设计目标罢了。” “什么目标?”谢建林有些健忘。 魏修:“信火一体啊,我觉得只有电动比例上来了,才能信火一体。” 一言落地。 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大家。 几分钟前。 大家还在激烈的讨论信火一体和加单对抗两个路线。 现场大部分人都站在简单对抗这边。 现在看到隐身加电动的LP-01之后,部分人开始动摇了。 不过顽固派仍然存在。 比如高尚。 “魏总在能源方面的贡献是没的说。” “可是各位,我们是不是有点跑题了?” “这毕竟是一场战车的实测。” “魏总的这辆车,虽然快,但它违背了战车的三大要素。” 动力、火力、和防护。 这三要素大家都能倒着背出来。 这是战车人的组训。 动力方面,人家赢了。 但此消彼长。 追求极致的动力之时,车重也会随之下降。 赵成桓也有些担忧。 “魏总,我之前说了。” “你三十吨的车子,用的是轻质装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