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作品太优秀了?!” “还有情书难道不是中篇吗?怎么入围了短篇奖?” “太他妈离谱!” 除此之外,各地的媒体工作者们也纷纷关注,撰写文章报道这一新闻。 十八号当天晚上,全国各地都有一些报纸嗅到了机会,火速刊登了此事。 《长江日报》如此评论:“知名青年作家程开颜同志,即将包揽三座文学大奖!” 《北京晚报》则表示:“三项文学大奖,程开颜同志共提名五部作品!这就是咱老北京人的骄傲!” 《中国青年报》大力盛赞:“文学盛世的天才文学家!一年五部作品,部部长篇,部部精品,部部入围提名!” 一下子让许多人记住了程开颜这个名字,也让很多普通人也听说了这个名字。 外界一片热闹之时,而当事人则缩在家里闷头苦写,充耳不闻。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圣贤书。 …… “大小姐有您的信,是蒋明正寄过来的。” 七月十八日,文庙旁的曹家街。 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木结构老宅坐落此。 漆面斑驳的朱红大门上悬着一块牌匾,上书曹府。 古韵盎然的府邸占地不小,环境清幽怡人,风景秀美。 只是府上墙角跟,角落里生了不少杂花杂草。 后院的小花园也无人打理。 莲花池子里生着不少残败枯黄凋焉的荷叶荷花,池子中间坐落着一处精致的亭子,繁复的爬山虎攀附了大半个亭顶,遮住大片的阳光,留下透着绿意的树荫。 在闷热夏天里,倒显得清净宜人,清凉万分。 远处风一吹,大半个池子都摇曳起来。 亭中清凉的绿色阴影下。 身着轻薄纱衣的女子靠坐在木柱上,雪白的臂膀环绕着清瘦的身子,手中捧着一本书,神色百无聊赖的看着。 一对秀美的莲足脱去了鞋袜,一只垂落在清凉的池水中撩拨晃荡,纤长的足尖带起颗颗水珠,一只踩着臀下的木板抵住身子,保持姿势。 扎着两个辫子的小丫鬟翠柳,手里拿着一封信,边喊边噔噔噔的跑了过来。 跑动带起的风,拂动爬山虎结着的粉白小花,莲花清幽沉重的香气便随着风涌入曹雅南肺腑之中。 “哦——放一边吧,我一会儿有空儿再看。” 曹雅南头也不抬,语气平淡应了声,继续看着书。 “这……可大小姐不是和……” 丫鬟翠柳惊讶的抬头,意外大小姐冷淡的态度。 身为大小姐的贴身丫鬟,她虽然年幼,但仍能看出二人之间若即若离,形影不离的氛围。 “多嘴。” 曹雅南抬头看了她一眼。 丫鬟翠柳吓了一跳,连忙放到亭中间的桌子上,便低着头告退了。 亭中再度安静下来。 “唰!哗啦!” 雪白的莲足自下而上,高高扬起,丢出大片的水花砸落在池面。 刚才还安静文雅的大家小姐,此时动如脱兔,赤着玉足便迫不及待的到了桌边。 刷刷刷。 撕开信封,低头翻阅起来。 只是很快,女子清淡的柳眉紧皱起来,手中的信纸已然沿着泛白的指头生出褶皱。 “日本,临床医学……修习完文学后再读医学?蒋明正……” “呵……真是自命不凡,真不讲理啊……” 曹雅南低头冷笑一声,如果她没记错的,蒋明正当初读大学的钱还是父亲出的。 这件事情大概是回国之后,蒋明正首个让她第一个知情的计划。 自从从西洋回国后,蒋明正总是刻意保持距离,有什么远大的计划,人生规划总是和她的父亲讲,这一点一直让她恼怒不已。 他们从七岁就开始认识,而现在谈话却尴尬无比。 她一直觉得都是蒋明正的错。 总之这些事情,她必须在离开这里之前搞定。 ……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五点半。 天色暗淡下来,远处的要到被烧成赤红色。 程开颜放下笔,只觉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咕噜……呼呼……” 抄起茶壶,恨恨灌了一口,方才缓解了些。 此时门外,母亲推着自行车回来了,透过窗户。 母子二人相对而视。 徐玉秀挥了挥手里握着报纸吗,“开颜!有好消息!” “你入围三大文学奖了!” “全部都入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