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腊月二十八日。 清晨七点。 天色晦暗,空中纷飞着鹅毛大雪。 “突突突……” 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灼热的排气管往外冒着的漆黑的烟尘在风雪中格外刺眼。 一辆运输卡车行驶在中央大街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车辙。 扰人清静的轰鸣,最终停在了中央大街232号。 “书到了!” 也就是新华书店门口。 “卸货嘞!” 抽着劣质散烟的司机捂着嘴哈了口热气,随后扯着嗓子喊。 片刻后,书店里值班的两个店员走了出来。 “师傅帮帮忙呗。” 其中一个男同志十分懂事的递了半包烟。 “行。” 后者接过来捏了捏,满意的点头。 这是一车上新的书籍,文学杂志,全国性报纸,以及本地报纸。 搬完了报纸,送走了司机,摆上书架后时间也到了八点。 店员同志也推开门,开始营业。 今天虽然下着雪,但因为临近除夕。 大街上赶大集,置办年货的人流依旧不少,时不时还能听到小孩儿点着香放鞭炮的声音。 不一会儿,人流缓缓涌入书店里,人渐渐多了起来。 “同志,来一份文艺报。” 一对手挽着手的年轻男女走到跟前,这个身穿黑色长大衣,带着围巾和手套的年轻俊美的男同志温声喊道。 文艺报很受知识青年的欢迎,因此被放在柜台边。 店员同志在手边翻找出文艺报,递过去:“给,您的文艺报……两角钱一份。” “谢谢,同志。” 模样清俊,如芝兰玉树的青年笑着回应。 和煦的笑容晃得她脑袋发晕。 不过很快一道清雅如古琴的女声将她的思绪打断。 “给你,同志。” 一个穿着白色柔软貂皮大衣的年轻女同志,两只葱白的玉指捏着两枚硬币伸到眼前,话音的重点落在同志二字上。 “……” 店员女同志偏了偏头,看清对方的模样。 好吧。 她默然接过硬币,目视着二人离开店里。 这容貌气质,太般配了。 前者温和清俊,后者清雅温婉。 …… “哼哼……” 一出书店,某个姑娘就不自觉的鼓着小脸,哼哼起来。 这点醋也要吃,不过…… 程开颜伸出手指在这姑娘鼓起的脸颊上戳了戳,“不过还是好可爱……” “啐!” 刘晓莉轻啐一声,将他的手指拍开,“当我小孩儿呢?” “好了好了,下回笑之前先征求我们家醋坛子的同意好吧?” 程开颜心思细腻,能猜到一些。 “我又没说让你征求我的意见……” 刘晓莉听见这话,小声嘀咕着,怀里挽着的手臂却更紧了几分。 二人给对方拍了拍肩上,头上的雪,戴好帽子,找了家早餐店坐下。 “来个大碗馄饨……” 二人点好早餐,刘晓莉去路边买喝的去了。 程开颜便坦然坐着看起了报纸,一个加大加粗的标题出现在眼前,他思量道: “透过蓝色的蚊帐,看到蓝色的梦。谢老师的文笔还是这么富有诗意……” “应该说的是书中那个晚上,姐妹俩在蚊帐里看到龙猫祈福树种生长成参天大树的片段吧。” 程开颜没有再多想,而是沉下心来,翻阅起这第一篇《龙猫》的评论文章。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