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撕拉——” 窗边的木框上。 一枚泛着青绿锈迹的铁钉上挂着老式的黄历,灰白的纸张上印着农历时节,禁宜事项。 一只骨节分明,修长白皙的手闯入视线,捻起劣质的黄历纸,撕拉一声扯下。 庚申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周六。 农历十月十五,小雪时节。 宜出行打扫。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年都过去了。” 程开颜站在书桌前,望着手中黄历,悄然出神。 去年这个时候,他才踏上自南疆返城的火车。 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 一件接着一件,接踵而至。 让曾经过惯了平静无波,无事发生日子的他,有种被推着走的感觉。 好在许多事情,最终结果并不算坏。 想到这里,程开颜失笑一声,将手中的黄历揉成团扔进垃圾桶中。 随后抬手推开印花玻璃窗。 嘎吱一声,老旧的木头窗户向两侧推开,撞在墙上发出沉闷的木头声。 光线陡然亮起来,倒不是天色有多好,而是窗外已然是白茫茫的一片。 四合院的灰瓦屋顶上,歪脖子梧桐树上,院子里,以及水沟里都积满了雪。 雪与光都亮的刺眼。 “呼呼——” 空中飘荡的雪花被微风裹挟着,带着呼啸的声音,涌进屋来。 丝丝透骨的冷意扑打在程开颜脸上,给他的感觉一如去年那般彻骨。 好像他又回到了去年,回到那个初来乍到的日子。 “小雪时节下雪了……” 程开颜抬头望向窗外的远方,喃喃道。 站在窗前看了许久,就连徐玉秀站在厨房门口望着他都未曾察觉。 直到母亲皱着眉埋怨:“下着雪呢,还站窗口吹风,也不知道把大衣穿上,你这是又想生病躺床上是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身子骨多好呢!赶紧穿衣服吃饭!” “知道了。” 程开颜表情不变,懒洋洋的应了声,转身走向衣柜。 等他再出来时,已经全副武装换上了保暖的棉裤,雪地靴以及军大衣,外加一个配套的保暖军帽。 饭桌上。 母子二人静静吃饭,早饭是咸菜稀饭外加一碟炒腊肉。 “妈,今儿学校搞活动,中午估计不回来,到时候我给您带点学校发的礼品回来。” 今天虽是周六,但偏偏宾大的教授刚结束了北大那边的访问,直接跳过了清华,选择了北师大。 据说还是肖见山邀请来的,学校里不少师生都惊讶得不行。 他们北师大居然把清华都压下去了,这回大家脸上都有光! 程开颜得知这件事后,也有些意外。 这个老东西运气还挺好,说起来北师大的中文系实力和清华算是不分上下。 可能是因为提前做好了计划,再加上北师大有作家班这个名头的加持。 高等学院设立专门的作家培养体系,这放在国际上其实都是少见的。 能吸引到宾大学者,也不算很奇怪了。 “搞活动?还有奖品?” 徐玉秀唇瓣抿了抿筷子上的米汤,秀眸中有些好奇。 “有美国的学校来访问,学校搞了不少活动,其中就有问答比赛。” 程开颜简单解释一下,徐秀玉很快就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这样正好家里缺油了,要是能领到油你就领油,或者鸡蛋大米也行。” 徐玉秀想了想,嘱托道。 “哈哈,妈你以为我去进货呢?米面粮油给你来一套。” 程开颜笑了起来。 老实说要不是小姨想去听听这个交流会,让自己陪着她。 就算有奖品拿,这么冷的天儿,还下着雪他还真不乐意去。 本来就没他的事儿,去了干嘛? 还不如在家躺着睡觉。 “呵呵……” 徐玉秀听见进货这话,也觉得好笑,掩着嘴笑了起来。 吃完饭,母亲洗完碗后在堂屋里看电视。 程开颜没有骑车,直接步行出门了。 由于今天忽然下起了雪,马路被浅浅的积雪覆盖,行人车辆驶过,留下脚印与车辙,分外清晰。 他等了好一会儿,公交车才尾巴冒着烟,哼哧哼哧的姗姗来迟。 来得慢,去得也慢。 八点半才到北师大门口。 两座石狮子落满了雪,如披上一件雪白轻纱。 程开颜收回视线,走进校门。 目光所到之处,都被浅浅的积雪覆盖。 学校后勤的人拿着竹条扫帚在主干道上扫雪,宽阔的操场上能看到不少大学生们在上面打雪仗,堆雪人。 许多地方都挂着红色横幅,欢迎外国学者与其他学校师生。 偌大的一座校园,即便下着雪,依旧生机勃勃,好不热闹。 程开颜没有先去礼堂,而是去了趟中文系办公室。 他和蒋婷二人约好了今天来听交流会。 蒋婷说作为北师大的老师,这种事情不好缺席。 程开颜也想看看今天的交流会上,肖见山会不会安排小姨上台。 只是当他走到办公室走廊上,就得知了结果。 因为前面有几个老师正在聊这件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