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伯吹挑了挑眉,有些意外的想道:“居然提出了新的划分法方式?不错嘛,程开颜这小子!” 论文题目很大,但程开颜这篇论文稳打稳扎,首先介绍自己的分类原则,又对国内外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他们的划分方式做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价。 例如陈伯吹在六十年代提出的儿童文学分层理论,将其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陈壁纸见状不由笑了起来,同时心中震动不已。 他意识到这是一篇极具创新性的论文,可能打破了传统的分类方式。 和程开颜的三大母题论相比,自己的三层次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了。 陈伯吹罕见的坐直了身体,脸色严肃起来。 一页一页的快速翻看下去,从国内第一部现代的童话《稻草人》,按照历史发展,文学发展,时代发展的脉络一直往下分析。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篇专注于阐述三大母题的论文,甚至将中国儿童文学简单的梳理了一遍,虽然简陋,但无论是从论点的阐述逻辑,理论框架的搭建能做到逻辑自洽。 对此,陈别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这篇论文太适合作为儿童文学专业的教科书了!全面且通俗易懂。” 通过这永恒的三大母题意义和特征,能够更好的深入理解儿童文学作品内在的美和价值。 其中最令陈别吹感到共鸣的则是,文章中一些思想与自己不谋而合,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艺术氛围同样重要,为儿童提供丰富且多元化的精神滋养。 同时还在最后呼吁坚持儿童本位,儿童的归儿童,成人的归成人。 …… “呼……写得不错,看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陈别吹感慨道,虽然没看完,但文章恢弘的气概已经一展无余。 厉害的文章就是这样,看一个开篇就能知道文章的水平如何。 这样一篇兼具创新,理论框架完整,糅合中国儿童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著作问世。 实在是儿童文学界一大幸事。 不……是文学界,学术界的一大幸事。 陈伯吹作为老一辈儿童文学大家,儿童文学理论学者此时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叶!你的眼光也太刁钻了,这样的好苗子都被你找到了。” 陈伯吹咬牙切齿道。 …… “爸?您在说什么呢?” 树荫下的水井边上,陈佳洱提着水桶打着夏季清冽的井水,再将玻璃瓶啤酒放进水桶中冰镇起来。 听到了父亲口中的话,不由诧异道。 “我是说程开颜这小子的论文写得好,你叶叔收了个好学生。” 陈伯吹起身拍了拍因为长时间久坐,而有些酸麻的双腿,笑着说道。 写的很好? 没想到他还是叶老爷子的学生。 陈佳洱有些惊讶,要知道叶老可从没正式收过什么学生,怎么到了晚年,还静极思动了收了个年轻人当学生? “怎么,这有什么惊讶的?小程这孩子非常不错,非常优秀,尤其是在儿童文学领域上。 三月份两项文学大奖颁奖的时候,你叶叔叔跟谢女士他们可是和小程同坐一辆红旗来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关系不一般,更何况前不久他们二人还在《文艺报》上公开夸赞小程是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呢。” 陈伯吹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吗?” 陈佳洱点了点头。 这时候,一个短发女人端着饭碗走在了出来,大喊道:“聊什么呢?快点过来吃饭!” 二人连忙动身,去堂屋吃饭。 吹上午吃过午饭后,陈伯吹静极思动,对儿子嘱咐道:“佳洱!送我去你叶叔叔那里,这篇论文他估计还没看,得让他看看!” …… 二人出门到了叶圣陶家中。 东西两边的海棠树花瓣早已经凋零,树叶倒是绿意葱葱。 “今年叶叔叔怎么没办海棠诗会?往年不是往年倒要邀着一批好友聚上一聚的嘛?” 陈佳洱好奇地问。 “你叶叔叔年纪大了,受不得吵闹,年前还住过一次院呢。” 陈伯吹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不提这个,把这个好消息让他听听,他保管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