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玉秀解释道。 “这样啊……” 赵瑞雪深吸一口气,不禁有些后悔,本来自己是第一个看的,却意外错过了。 就像我们两个一样。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开解,赵瑞雪整个人也看开了许多。 “怎么这段时间没看到建军?” 程开颜抬头扫视了下院子里,忽然发现这几天院子里安静了不少。 “开会去了!昨个儿街道办的胡主任上门来了,说是要广大年轻人响应政府号召,要鼓励和支持知青参与集体企业,这下子院里的年轻人们都去了街道办开会去了,听说还有机会分到好单位哩!希望我们院儿里的年轻人都能分个好单位啊!” 王翠花这个碎嘴婆子,不等赵瑞雪回答,就迫不及待的喊了声。 说完,她也搬了个凳子坐在她家的盆前清洗着衣服,虽然低着头,但笑得跟个耐克标的嘴角硬是压不下去。 “那岂不是有班上了?” 程开颜眨眨眼,心中惊喜不已,四合院里总算安静了点。 就在这些日子上面宣布上山下乡终结之后,还要求各大工厂,单位必须发扬把待业青年“包下来”的精神。 职工子女中有待业青年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允许子女顶替父母的岗位,要是没有招工指标的,就采取招收长期临时工的办法。 各区县、各委办局积极落实“分片包干”政策,还兴办了一批集体企业。 这就是所谓的大集体。 其中街道办的大集体最多,运气好的进了小厂子当个工人,运气不好的就被分配到卖鞋子,卖雨伞,卖茶水,修自行车等等。 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也饿不死人。 不过大集体的地位低,远远比不上正经工人。 “是啊!大家伙马上都要有工作了……” 王翠花脸上带着笑容,随后话锋一转得意洋洋的说:“不过我们家王震最出息,他二舅前段时间不是送猪肉来了吗?看中了他,让他跟着杀猪去了。” 说到二儿子王震现在的工作,王翠花笑成了一朵菊花,满脸的喜气洋洋,这段时间的郁气都消散不少。 “哎呦喂~杀猪去了?那可老鼻子神气了!一般的工人都比不得杀猪匠啊!” 程开颜恰到好处的震惊,无疑让王翠花神气不已。 一旁的赵瑞雪和徐玉秀二人听到这里,也点点头说: “杀猪确实是个好工作,最多就是脏点累点。” “害!那孩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五大三粗的,从小就有把子力气,杀猪肯定没问题的。” 王翠花闪了闪腿,心中雀跃不已。 然后语重心长的对程开颜说:“开颜呐,你在家里搞写作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依大娘看,你也该去看看看街道办还有没有好工作,真是个难得的大好机会啊。” “大娘高见!赶明儿我找个机会看看去。” 程开颜满口答应。 “好孩子!不愧是大作家,就是有见识,听人劝。” 王翠花竖起大拇哥儿。 “那啥,大娘你们家今后是不是就有免费的猪肉吃了?” 程开颜凑近了,关心的问。 “那……呃……” 王翠花绿豆眼睛一转,脸上满是纠结的神色,这要是一下子曝光出来肯定老鼻子风光了! 猪肉啊!这可不便宜,一毛多一斤呢。 儿子在猪场杀猪,随便捞点东西回来,就够一家人吃饱喝足了! 不过她担心有人想占便宜,她知道是谁,但她不说…… 王翠花索性不说话了,闷头哼哧哼哧的搓衣服。 一旁的徐玉秀和赵瑞雪二人听到后,暗笑不已。 尤其是徐玉秀,心里头嘀咕个不停,‘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蔫儿坏了?’ “来拧衣服!” 徐玉秀喊了声,一手将洗好的大衣提起。 程开颜接过另一头与她对着拧衣服,不一会儿,衣服拧的跟麻花似的,水珠滴答滴答的往下落个不停。 洗完衣服,已经是九点钟了。 母子二人正欲进屋,院子里进来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年轻男人,正是来送信的林为民,刚一进屋就喊了起来:“开颜同志!开颜同志在不在!有你的信!” “在这!” 程开颜应了声,看着自行车车架上那几大袋子的信,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又有他的信?这小子不会又要去住招待所了吧?” 王翠花看着眼熟的邮递员,心想道。 邮递员林为民推着自行车气喘吁吁的走到跟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开颜,这些全部都是你的!整整三大袋子,反正是把我累死了。” “辛苦你了,为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