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蒙听见这话,也觉得有趣,没有立即做自我介绍,而是笑意吟吟的看着程开颜。 期待着这个小同志究竟能不能认出来,毕竟他王蒙在文坛也是久负盛名之辈。 王蒙一边看着他,一边在心中感慨。 眼前这个脸嫩看着才二十岁出头,容貌出色得就像电影演员一样的青年人居然是芳草的作者? 这完全不搭啊! 王蒙今天一大早跟着过来的时候就在想,这个程开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能是写出夜晚的潜水艇,肯定是个高傲又有趣,极富才华之人。 能写出芳草,代表思想深度绝对不低,生活阅历也很丰富,年龄不会小。 是戴眼镜的老学究? 还是身材清瘦性格桀骜的中年人? 没想到一开门出来的是一个年轻人,王蒙以为是程开颜的儿子,还在感慨儿子都这么大了。 结果张主编一开口,吓了王蒙一跳。 这位就是程开颜? 这么年轻? “咳咳……这位我还真认不出来……” 程开颜尴尬的笑了笑,除了自家晓莉姐他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很多人他一眼压根认不出来,年轻版本的名人谁认得出来啊? 晓莉姐那是因为某人名声在外,血条太厚,程开颜也是看着某人从小长大的,自然而然就更熟悉。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这个回答显然是让张光年和杨振武没绷住,哈哈大笑起来。 尤其是张光年就差指着王蒙讽刺两句了。 “小程同志你再想想,再想想,我给你个提示,组织部……” 王蒙放下茶杯,推了推眼镜,不甘心的提示说。 讲真他是没想到这个结果的。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程开颜心思一动,名字脱口而出。 随后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人,好家伙,居然是王蒙! 这位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等多项荣誉。 在2019年,王蒙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妥妥的文坛大佬,文学引领者。 “这不就是认出来了吗,我可是王蒙。” 王蒙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行行,你名气最大。” 张光年摆摆手,“不闲聊了,别耽误了杨记者的采访,开始吧。” “张老说笑了,现在时间还早呢,采访完了,我不还得回去上班呢嘛?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杨振武开了个玩笑,随后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 “开始吧,早饭还没吃呢。” 程开颜玩笑道。 众人做了一番准备,气氛也渐渐严肃起来。 毕竟这是RM日报的采访,不能小觑大意。 杨振武严肃的提醒道,语气相当郑重:“想必程开颜同志你也知道这段时间,《芳草》与《小芳》这两部作品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同时让各地知青产生极大的情绪共鸣,有人将此次共鸣和1978年伤痕文学刚出时造成的影响相提并论。 特别是年后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与芳草主编杨书案的专业评论,这个热度逐渐上升,直到张光年主编在《中国青年报》宣布“芳草一出,伤痕将亡”的话,引发了国内文坛的大地震,许多作家都表示荒谬,也有知识青年表示赞同,这个话题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就芳草这部作品在国内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在知青群体中的影响力已经来到一个不可小觑的境地,这几天各地有关各地知青羞愧之下做出不当举动的新闻如雨后春笋一般发生,也不用我来介绍了大家心中都清楚。 也正因为在知青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领导们出于某些因素上的考量,才有了这次的个人采访。 因此,在采访之前,我希望程开颜同志能够仔细斟酌之后再发言。” 话音不轻不重,语气不疾不徐,说的话落在程开颜耳中的却字字郑重。 有上面的考量吗? 终究还是影响不好,到了让上面领导们都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了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是一部文坛新人的第二部作品,却引得官媒记者亲自上门采访。 程开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杨记者,我知道了。” 杨振武点点头,接着说:“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程开颜同志给我们讲讲《芳草》的创作经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