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城,国民政府委员会。 连日的阴雨也未能冲淡这座战时首都上空充满的紧张与焦虑。 日军在国内也发起了相应的攻势作战,第三战区则是进行了迎击。 史称,浙赣会战。 然而,一份来自联合指挥部的特急加密电报。 犹如在沉阴的天空中投下的一道耀眼阳光,瞬间引爆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最高层。 统帅部的众人们判断,此次的敏当反击战远超此前的飙关大捷。 作为反击战之中的一部分,仅仅只是先期作战,远征军就已经歼灭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加强大队。 在统帅部最初进入设想中,远征军缅作战,能守住仰光,保住滇缅公路已是万幸。 至于反攻,那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楚飞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面,不但稳住了阵脚,更指挥部队取得了一系列瞠目结舌的胜利,几乎将日军在南部的主力打残。 这简直不可思议! 统帅部会议室。 虽然常瑞元因处理其他军政要务并没有直接出席这次紧急军事会议,但会议的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其重要性。 军政部长何应钦、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以及参谋长白崇禧、侍从一处主任张治中一众高层将领齐聚一堂,神色间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兴奋。 “诸位,刚刚收到联合指挥部发来的最新战报!”何应钦首先开口,他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声音却依然带着触摸颤抖,“我远征军主力,在联合指挥部的指挥下”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陈诚目光灼灼,他猛地一拍桌子,语气激昂地说道:“楚云飞此番入缅,不负委座重托! 此等辉煌胜利,不仅一扫双方远东战场盟军之颓势,更加极大地武装了整个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我想,是时候确定我们在缅甸地区的永久性军事存在了! 仰光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滇缅公路必须畅通无阻! 我们甚至应该考虑,在毛旦棉、曼德勒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军事基地,作为我们未来反攻东南亚的支援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支点!” 何应钦点点头,表示:“辞修所言,正合我意。” “巩固的战略态势十分重要,此次战役大胜,为我们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将胜利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治中此时也是出声询问道:“关于在缅甸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这件事,我会向委座汇报,并力主推动,诸位是什么意见呢?”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言,言语间充满了对楚云飞指挥能力的赞叹和对未来战局的乐观展望。当然。 也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声音,提醒要注意日军可能的反扑以及英美等盟国的态度。 但总的来说,整个统帅部沉浸在一种久违的、酣畅淋漓的感慨之中。 他们似乎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而楚云飞和他的远征军,无疑已经是照亮了这曙光的最耀眼的光芒。 与山城方面的欢欣鼓舞不同,英军指挥部内部的气氛则显得有些复杂和微妙。 史密斯少将和他麾下的英缅第一师,在楚云飞的部署下,参与了对敏当剩余日军的迂回包抄作战。 是侧翼牵制和堵截任务,相对惨烈的正面攻坚而言,容易许多。 张灵甫新编二十九师的强力攻势和楚云飞精准的炮火支援下。 “分享”了部分胜利的成果,缴获了一些日军丢弃的装备并俘虏。 英国方面也对史密斯少将的表现感到惊讶,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在楚云飞的指挥之下能够取得如此战果而感到惊讶。 他们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居然也能打出像样的战果。 韦维尔在收到电报的第一时间,召见了亚历山大。 “史密斯”亚历山大将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你这次在敏当方向的动作,干得不错,虽然主要是远征军在打头阵,但我们也算尽到了职责。” “联合指挥部之中的楚云飞,确实是个有着真本事的将领。” 韦维尔心里暗自苦笑,他知道,虽然是帝国陆军的“胜利”,可更多地是沾染了中国军队的光。 但他表面上还是挺直了腰杆,说道:“将军们,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确实令人钦佩。楚云飞的指挥,也确实有其到之处,至少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什么坏事,要密切关注中国方面接下来的打算,尤其是他们对于缅甸的态度对于我军而言至关重要。” “可是将军,楚云飞认为当下不宜持续追击,当停留在毛旦棉一线,他们并不熟悉泰国境内的地形,很有可能中了日本人的圈套。” 韦维尔点了点头:“这样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将军,如果不继续追击的话,这群中国人就有足够的理由赖在仰光一线,这样对于我军战后接收缅甸构成了不利影响,很显然,他们也在觊觎这片土地!” 亚历山大说的便是韦维尔的顾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