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白登山、落凤山、凤凰山、大泉山这几个山头虽然海拔不低。 但相对高度实际上都不高。 这地方的地形主要是丘陵。 让战士们有点麻瓜的是纵横交错的山沟。 仅仅只是大泉山内,就有12条大沟、72条小沟。 有的山沟里面还被小鬼子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仗打的异常惨烈。 第二天一早。 楚云飞总览战场全局,并且汇总战报之际。 看到了来自十一团的战报汇总。 “仅仅只是一天下来,就伤亡超过了八百人,牺牲了六百人,第十一团打的很苦很难,第十二步兵团目前也在佯攻落凤山,进展同样不顺。” “他们不顺利是正常的,毕竟是仰面攻坚战,左路攻击部队的第五集团军推进到什么位置了?” “在炮群的支援之下,目前已经突破了吴家洼,五里台一线。” “不过日军在钱家堡、马关屯等地还有第二道防线,按照他们现在部署的防线密度来看,预估截止天镇至少还有六道以上的防线。” “日军的作战兵力远远比我们战前预估的要多,我们交手的,很有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日军混成第十五旅团,大概率从绥远地区撤离的日军第二十六师团也加入到了战斗之中。” 楚云飞皱眉沉思沉思片刻,意识进入到了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而后退了出来:“日军应该是将绝大多数的作战兵力和机枪都部署在了山地,想要吃掉他们,对于现如今的我们而言还真是有点困难,我在想要不要庞军明所部即可投入到战斗之中” 方立功懵了:“仗才刚打一天就动预备队吗?” “无法排除日军是否在虚张声势,而且无论是平型关、娘子关、亦或者是南太行山脉的七十一军所部,目前均没有日军重炮部队的消息,他们一定被配属在了晋东北地区。” “可如果继续强攻下去的话,伤亡绝不会小,这和我们战役发起的初衷相悖。” 楚云飞点了点头,意识再度沉浸到了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日军在一线部署重兵、二线配属的预备队实际上数量不多,只有四千余人。 在加上数量不到一万的伪军部队,固守一些不算怎么重要的防御节点。 整个战场上目前同一时间正在交战的敌我双方数量实质上仅有四千人。 并非是双方不愿意继续投入兵力。 而是晋东北此处的地形限制了战场宽度和展开。 想要在短时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就目前的炮弹储备量来看,绝无可能。 第五集团军突破第一道防线都是楚云飞用炮火引导技能硬砸穿的防线。 方立功的想法也有道理。 楚云飞打这一仗的目的,一是为了表态,二也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小鬼子赶出晋东北。 如果做不到将日军赶出晋东北,也要抢先消耗一波日伪军的有生力量。 让日军在半年之内无力主动发起进攻,好让他有时间处理西北的事情。 正如阎老西担忧的那样,一旦战斗陷入僵局。 日军很有可能转入全线反击。 到时候战况如何发展,那就不是他们所能够掌控的了。 日军被穿插分割包围的次数太多。 针对楚云飞的习惯性打法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范措施。 不仅仅纵深防御阵地够多,也算是基本上改变了兵力分散的弊端。 当然了。 这样的战术打法,也有一个显著的弊端。 那就是头重脚轻。 一旦出现差池,后续的预备队完全没有办法改变战场局势。 但缺少充足炮弹的楚云飞所部。 想要接连打穿日军防线,亦是困难无比的事情。 所以,绝不能继续这样强攻下去,要想一想其他的办法。 “命令庞军明部,自大同北上,经由古店-孤山-镇川堡-镇边堡,长城乡一线发起对阳高敌军的迂回作战。” 如果是自西向东发起进攻,分左,中,右三路攻击部队的话。 那么。 中路就是现如今的左路攻击部队第五集团军。 右路则是黄百韬所部的修编第十四军, 方立功低头皱眉细细的研究了一番作战地图:“这条进攻路线此前不是被您否决了吗?” “此前我觉得用现有的兵力就足以将日寇击溃,没想到日军在遭受接连打击的情况下,依旧具备顽强的作战意志,且日军很显然将此前撤退的第二十六师团部署到了阳高周边地区,且加入到了战斗。” 楚云飞颇为认真的感慨道:“我们的对手在全力以赴,我们自然也需要无所保留,不知道苏联最新一批的炮弹算算时间也该到了,怎么一直没有动静.” “要不要去一封电报询问一下情况?” 楚云飞缓缓点头:“嗯,问问八战区那边,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