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39年,12.24日。 距离晋北大战仅剩下两天时间。 楚云飞在空白的纸张上面,写下了四个大字。 步炮协同攻击。 距离晋北前敌总指挥部不足十公里的神武县外。 一辆辆汽车缓缓驶过。 引擎轰鸣,每一个火炮牵引车辆的后面。 均是一门门粗大无比的炮管。 在阳光的照射之下,炮金属泛着森森煞气。 这些便是从美国佬那边搞过来的大口径重炮。 155毫米! 都是攻城利器。 在其后方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 挽马嘶鸣。 一门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它们的牵引之下,奔赴前线。 而在后方,是长长的后勤运输车队。 宛如一条长龙,绵延十几公里! 运输汽车、骡马、挽马、驮马,甚至是驴子,人力! 在这群运输队的中央、两头。 则是伴随着进行防空作战的防空炮兵连。 而他们装备的。 则是清一色的二十毫米,厄力孔高射机枪。 经过改装之后的它们,全部都焊接在了卡车的后座之上。 在保持快速机动的同时。 亦能够维持相应的防空火力。 十二门155毫米口径的机械化重炮。 十六门105毫米口径的挽马牵引式榴弹炮。 四十八门二十毫米厄力孔高射炮! 而这些。 便是此次反攻的底气,亦是关键所在。 现如今楚云飞麾下的炮兵总体数量,已经全面压制日军。 无非就是炮弹数量方面略有不足。 但如果不计算支援火炮和防空火炮的话。 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炮弹也达到了三万发。 已经完全足够这场大战所需了。 桂南会战的第五军。 同样是王牌部队。 整个军加起来的炮弹数量。 也不过是楚云飞的炮弹数量二十分之一。 可想而知。 晋北一线的反击部队究竟是个什么标准。 神武县城外。 史迪威等美军一行在孙铭陪同之下。 站在远处举着望远镜看着这条长长的运输队。 如果史迪威也有上帝视角的话。 就会发现。 整个晋南地区,甚至包括陕北部分地区。 都有着这样长长的运输队。 有的几公里,有的几百米。 他们更像是勤劳的蚁群,自身携带干粮和水源,获得微末的报酬和补贴。 这群淳朴的老百姓们。 之所以在这样的大冷天出这样的苦力。 只是为了支持抗战失业,因为他们拥有着拳拳爱国之心! 他们想要赶走小鬼子,以此来过上好日子。 在后勤体系全方面的改革之下。 分阶段运输到下一个兵站交付点为止。 运输的粮草补给几乎没有丝毫的损耗。 而兵站人员将其交由下一阶段的民众和运输队之后。 上一个运输段的百姓和地方队便动身返回。 每一个兵站不仅仅会驻扎来自建设兵团的官兵,同样还有来自二战区的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农垦兵团的监督人员。 三方面互相牵制,有效避免贪腐行为的出现。 就连税警大队朱子明等人,也因为表现的非常优秀,被赋予了相应的监察权利。 若是能够发现贪腐行为,不仅仅会有物质奖励,还有会其他方面的奖励。 为了确保前线的战士们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 后方可谓是几乎做到了极限! 如果说这场会战能够取得胜利,官兵们的付出功不可没。 同样的,这些百姓们,是出了大力气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 前线作战的驻防的各部队才能够每天吃上热食,每天填饱肚子抵抗寒冷。 每天精力充沛。 甚至有机会进行适应的训练。 如果没有他们。 楚云飞也断然不敢在即将彻底进入冬天之际发起进攻!—— 晋北,前敌总指挥部。 楚云飞面前的这份步炮协同已经完成了序章和第一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