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阎长官,平型关一线的敌军尚未退却,并且攻势愈猛。” 阎老西的手上拿着一本古书,点了点头:“云飞到什么位置了?” “预估今天晚上能够抵达繁峙县城,十四集团军指挥部就设置在繁峙县城内。” “那就给十四集团军发上一封电报,转告云飞前线战况,让他想想办法。” 姚启华一怔。 这阎长官来了五台之后。 除了回了一趟老家之外,基本上啥事也没干。 每天就是抱着书看看、喝喝茶,写写毛笔字。 名义上说是来指挥。 实质上也就是每天看看战报。 一道命令也没下,纯靠前面两个人自由发挥。 虽然战线确实稳住了。 可这仗哪能这么打。 想要张嘴说些什么,甚至给阎老西提提一些建议。 姚启华思索了半天也没敢开口。 阎老西像是猜到了什么,但他也什么都没有说。 装作一副忽然之间想起了什么一般:“对了,启华,上次云飞汇报的那个坚守小鲍庄的连长叫什么来着?” 姚启华迅速回忆:“沈运良。” 阎老西恍然大悟,像是记起来了一般:“对对对,我记得还是个黄埔校生来着,他是哪里人?” “江苏徐州人。” 阎长官噢了一声,接着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一般的询问道:“家里面又是什么背景?” “在新安镇一线做布匹生意,小鬼子侵略之后,便舍弃了家业加入到了逃荒队伍之中。” “有消息称,此前家人都在湖北等地,目前孙兵团长已经派人去接了。” 阎老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孙卫谋也是会来事的,云飞能将粮食生意、以及商会交由他来整合,也是对他非常信任。” “至于沈运良,也是可造之材,有胆色不说,还有出色的指挥技巧,稍微培养培养,当个合格的团长没有问题,现如今飞虎麾下人才济济,高级指挥官、中级指挥官均有冒头的,还真是不简单。” 姚启华点了带头:“这么长的时间,下面也确实挖掘出了不少的人才,很多人都是在战火之中迅速磨砺出来,基本上能够活下来,战场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 “可惜很多都不是我们山西人。”阎老西略微有些感慨,片刻后释然一笑:“不过算啦,一视同仁才是未来,存在才有机会。” 只见阎老西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 眼神之中闪烁着精光。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面。 他的心态数次转变,现在的他。 对于存在哲学的体会,要比之前更加深刻许多。 文化、精神才能永存。 至于别的,终究会随着时间,化作黄土一捧。 人生在世。 能追求什么? 无非就是求个身后名。 现如今的阎老西。 可不想以后山西老乡们提起他阎老西,印象里面都是抠搜的山西老财。 提起阎老西就想到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 他想要留个好名声。 而留下好名声的关键。 就是不要挡着后来人的路。 毕竟你的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老人的口口相传。 还有官方的定调。 后来人如何评价,就是“正史”和“野史”的区别。 正史不一定正,野史一定“野”。 这其实非常关键。 阎老西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 并且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年迈。 所以。 在动用了自己的超级智慧思考一番之后。 阎老西选择了不折腾。 只是帮着楚云飞进行一些背景调查之流的辅助工作。 还有代表晋军这个地方实力派,去争取一下本该就属于二战区的权益。 捎带着防止其队伍内部被插上一些钉子。 当然了。 说起来比较抽象的是。 楚云飞的队伍实际上虽然掺杂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但这些人心中只有楚云飞一个“太阳”。 他们来这样的队伍里面,也只是为了抗日救国。 至于阎老西已经不剩下了多少人能用。 这些人与家属之中。 又有几个和他还是一心的呢? 繁峙县。 楚云飞带着警卫团一营进入了城中。 因为是战争时期。 繁峙县城的管理颇为严格。 不过。 早就收到消息的陈铁此时已经带人早早的等待在城门口。 当楚云飞一行出现在道路尽头之时。 陈铁等人已经做好了迎接准备。 他们整齐列队,一脸的严肃。 老百姓们神色匆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