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西,晋城。 太阳早已下山。 入夜之后城内偶有几处亮着电灯的地方。 晋城的街道上面已经没有了行人。 在一处昏暗的巷口之中。 一行身穿灰色晋绥军军装的士兵脚步匆匆。 在他们之中还押送着一些套着头套的地方官员。 这些官员们颇为默契的没有出声。 似乎是想要维持着最后的“体面”。 很快,他们被押送进了一处隐秘的据点之中。 晋城支队的支队长柏永强此时就站在孙铭的身旁。 整个据点周围,基本上都是晋城支队的人。 再算上孙铭带的警卫连。 足足一千多号人就呆在晋城城内。 为的就是配合黄百韬的反腐工作。 最近这两个星期。 孙铭也算是见识到了黄百韬的工作能力。 他宛如一条疯狗一般,疯狂撕咬着每一个露出破绽的地方官员。 短短两周的时间,还真他抓出了几十号晋城周边地区官员。 “孙科长给个名字吧?” 黄百韬恍若神经质一般的低头看向了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建设科孙科长。 “到底是谁的授意?” 黄百韬在他的耳畔轻声低语:“如果你愿意说出来的话,我以自己的人格担保,给你个痛快,你的家人也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孙吉安眼皮耷拉着,抬头看了一眼黄百韬,碎了黄百韬一口唾沫。 “你们谁都不会放过,别以为我不清楚,你们都是一群吃人肉不吐骨头的家伙,无非就是找个理由。” “给我个名字,我就不杀你。” “老子是阎长官的人!”孙吉安冷笑了一声,仿佛根本不将黄百韬放在眼里:“你以为孙卫谋能在晋东南待多久,我告诉你” “阎长官?” 黄百韬此时已经没了耐心。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既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名字,那就只好再想其他的办法了。 黄百韬招手示意了一下一旁的精瘦下属。 精瘦下属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两鞭子。 鞭子落到了身上,刚才还硬气不得了的孙吉安此时也不再絮叨。 “哎呦~!” “啊!” 整个房间内,只回荡着孙吉安的惨叫声。 见黄百韬皱着眉头走过来,孙铭一脸微笑着说道:“焕然兄,我早就说过,这些人审不出个什么东西出来,早点击毙了事,事情越闹越大,到时候难免不好收拾。” 孙吉安是不是阎老西的人? 虽然不是,但是和绥靖公署,以及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内的一些山西人总归是有点利益关系的。 孙铭作为楚云飞最为信任的下属,也是身边人之一。 他自然不希望楚云飞和阎老西直接爆发直接的冲突。 但眼下的黄百韬可不在乎这些。 楚云飞给他的任务就是干这个事情。 他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孤臣”。 蹉跎这么多年,他需要一个机会。 需要一个往上走的机会。 楚云飞抛出橄榄枝之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就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楚云飞的魄力。 能够看到楚云飞打破“规则”的决心。 晋东南之地因为楚云飞的到来就海晏河清了吗? 显然不可能。 孙卫谋半年时间也只是梳理了长治周边区域,在这个过程之中。 他同样在卓天宇的配合之下杀掉了不少人。 打一棍,自然也要给个甜枣。 总一味的杀下去,谁来做事呢? 这也是工商联合会诞生的必要性。 至于晋城这种地方。 按照此前孙卫谋等人的君子之约,按理说不会再度扬起屠刀。 奈何这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晋东南一地的财政状况经不起哪怕一分一毫的损耗。 一块钱就要一块钱落到实处都不够花的情况下。 对于内部的蛀虫,楚云飞自然没有丝毫的忍耐度。 晋城,将会成为晋东南和大后方联络的大型中转据点。 那一批批往此地运输武器装备,一批批往这里运输的建材。 甚至就连建设兵团都让楚云飞放置在了这里,就是为了修路和扩建渡口。 在楚云飞的心中,晋城的战略优先程度甚至比长治地区还要高上不少。 晋城将会成为转运中心、会成为烟草生产基地。 这里已经事实上成为了飞虎荣誉师完成和苏联贸易的关键地区。 搞好了,与抗战大后方的联系不断。 源源不断的粮食等其他物资会运抵第一线。 北面苏联方面的物资也会接连运抵。 他孙卫谋能杀人,我黄百韬一样可以。 不然楚云飞何必将孙铭派过来和他一起做这件事情呢? 孙铭的好言相劝,黄百韬并不在意。 他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摆了摆手:“无需顾虑太多,这么多人总有一个人会开口。” “就算他们不开口,他们的家财也会全部没收以支持和日本人的战争。” 孙铭微微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与其浪费时间在这里审来审去,不如先杀一批,来个敲山震虎,咱们手里面有人有枪,这群杂碎还能翻了天不成?” 本来以为孙铭会有什么好主意。 没想到说来说去还是杀。 这让黄百韬心中不免有些不满。 临行之前,方立功可是叮嘱过他,破局的关键点其实在孙铭的身上。 而孙铭给他的建议,似乎没有那么可靠。 真要是靠杀能够解决问题的话,孙卫谋为什么不选择继续杀下去呢? 黄百韬眉头一挑,接着说道:“钧座正在长官司令部参会,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不要大动干戈为好,免得影响到钧座.” 孙铭闻言也不说什么。 只是默默注视着黄百韬对送来的官员们进行新一轮的刑讯。 建设兵团驻地。 “这黄百韬初来乍到就抓了这么多人,听说还有不少人是替你办事的,你就不着急?” 孙卫谋、卓天宇两人坐在了小桌前。 菜已经上齐,两人便开始聊起了正经事。 听到卓天宇主动说起这件事情,孙卫谋此时也是眉头一挑:“这人初来乍到,好像是不懂规矩一般,像他这么干的话,以后谁还会尽心做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