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还谋划出了此次晋东南大战之局面和部署。 让常凯申心中十分满意。 原本因为金陵糟糕局势而沉重的心情也改善了不少。 对于他而言,投资楚云飞只能算得上是一步闲棋。 其本人在军阀大战之时,拉拢地方军将领所给予的“路费”都远远超出了三百万。 而这三百万,花在楚云飞的身上。 让常凯申看到了守住晋东南的希望,让常凯申看到了楚云飞的态度。 看到了一个好学生,是如何回报他这个校长的提携。 他怎么能不满意呢? 尤其是陈辞修的崇拜眼神,更是让常凯申心中乐开花了! 虽然表情管理十分到位,但白健生也能够感受到常凯申的骄傲以及高兴。 他也急忙恭维,盛赞常凯申的布局能力。 “我准备调169师武士敏所部挺进临县,重新划归二战区作战序列,以厚东路军作战兵力,确保邯长方向的防线稳固,你们意下如何?” “委座此举,自无不可。” “是啊,委座作出如此部署,刚好弥补了楚云飞作战计划之中的不足只是我有些担心日军第十四师团会趁势南下..” 常凯申点了点头:“是啊,津蒲会战同样尤为重要,这才是我们目前下阶段国防战略的重中之重。” 将带回的作战地图交到了陈旅长的手中之后。 楚云飞第一时间命令孙铭带着运输营和特务连(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先行一步,将电台运送回去。 至于他本人。 还要留在东路军总指挥部参加明天的作战会议。 商讨更为详细的战斗部署情况。 不过。 让东路军总部的众人都颇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常凯申当天晚上便回电东路军总指挥部。 并且告知完全同意本次东路军的作战计划。 并且提前预祝此次作战大获成功,全歼日军第四旅团,守卫晋东南。 次日,作战会议召开的非常顺利。 当天中午。 楚云飞和众人道别之后,先行返回长治地区,安排此次具体的作战计划。 自上次197团正式开始整编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八天的时间过去了。 此次作战。 按照楚云飞的心中所想。 197团承担此次固守南关镇的重任。 围歼战则是荣誉196团担任主攻。 楚云飞次日中午返回到了驻地。 方立功得到消息,迈步出迎:“铝座,这么快就回来了,情况怎么样。” 楚云飞面带微笑:“一切顺利。” 作战室内,楚云飞一边安排张大云通知各团团长前来驻地开会。 一边讲此次的作战计划、以及相应的部署情况与方立功进行商议。 “我拟以尖刀连伏击团城村两侧,以我军优势自动火力,给予日寇先头部队迎头痛击,在次基础之上,由197团固守南关镇,激战两天之后,便按照原计划,撤往后方预设阻击阵地。” “以八路军三个旅的主力部队,以及我196团、两个炮兵团的配合之下,即便不能够歼灭日军,也足以将其重创。” “届时,太原方向的威胁便足以解决。” 方立功点了点头,十分认可:“没想到长官你的作战计划价得到了军委会、二战区,以及八路军三方的全力支持,此战我军必胜!” 楚云飞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他接着问道:“目前197团整编的情况如何了?” “非常顺利,现在已经基本上整编完毕,新兵补充团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搭建工作,按照此前的安排,这支部队的团长由我暂时兼任,目前新兵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八十人,其中有一百八十人是从野战医院康复返回的老兵。” 楚云飞颇为满意:“我们的这些老兵都是从死人堆里面滚出来的。” “这方面你要多费点心,如果你觉得合适的话,可以直接提成班长、不太适合指挥作战的,也要提拔成为副班长..军衔方面全体晋升一级,两天内解决这件事情,你直接把报告打上来,我会直接批准。” “是!” 方立功点了点头,接着汇报道:“目前山城方面提供的第一批钱粮已经到位,一共一百八十万,炮兵学校的选址也已经完成。 梁国平认为柿庄乡那边比较合适..而且距离也适中。” “嗯不错,这地方我有点印象,他们那边的柿子树有很多。” 楚云飞点了点头:“炮校的初步建设让他交给其他人,按照计划先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至于他本人迅速返回驻地,我判断在最快在半个月之内就会有相应的作战任务。” “是!” 楚云飞抿了一口警卫员递过来的茶水,接着问道:“目前驻地内的游击队建设情况怎么样了?” 方立功此时也重新坐到了对面的板凳上面,接着道:“目前,已经成功组建了三支规模超过三十人的游击队,并且还有十五支以村为单位的民兵自卫队。” “目前民兵自卫队尚未配属枪支,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以及相应的保命经验。” “担架队以及卫生队发展也较为迅速,不少的老百姓表示愿意在战时临时加入担架队,帮助我们运输伤员。 卫生队方面则是新增加了四十五名成年学员,八十名青年团员。 这些学员全体都有小学及以上文化学历。 学习和接收新知识速度较快,他们的热情很高。 知道医疗兵在战场上承担的责任重大。 如果按照目前的培养计划和速度来看,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这四十五名成年学员便可以胜任医务兵的工作。” “半年的时间够吗?” 楚云飞有些担忧。 医务兵在在陆军当中算得上是高技术兵种。 像日本人那边,基本上都是所谓的医生世家子弟,亦或者是民间医生直接征调。 而国情略微有些不同。 这些民间的大夫缺少急救、手术方面的经验。 无法胜任战场急救工作。 医疗兵、医疗官这类人才是极为缺乏的。 以八路军部队为例。 往往一个连级部队才仅仅只有一个卫生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