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可都是三十八军实打实的精锐部队. 话说回来。 正当楚云飞皱眉思索之际。 孙铭却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 “楚长官,你可还记得阳泉保安团?” 楚云飞点了点了点头:“我正琢磨这件事呢,刘树高跟我说他们表现的还不错,后来留在了城中决定协同川军作战。” “鲍志山还活着,保安团还剩下不到一百多号人,剩下的两百人都战死了。” “他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楚云飞眉头一挑,心中已经起了招揽的心思。 阳泉是回不去了。 这个鲍志山还算有种,不如跟着我楚云飞干吧! “就在外面..我刚才外出办事的时候刚好遇见了我琢磨着他们保安团就剩下了这么点人,不如全给他们收编了。” 楚云飞哈哈一笑,拍了拍孙铭的肩膀鼓励道:“既然你也有这样的心思,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不能强迫,愿意跟咱们干的,就把他们整编进197团,我保举他一个少校的牌子。” “不愿意的,就按照正常征调劳工计算酬劳..一天至少给他们一个大洋..这是他们应得的!” “是!” 保安团阵亡实质上是没有官方抚恤金的。 因为他们本身是实质性的地方武装,只不过名义上属于晋绥军。 阳泉城已经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即便是日军重建起来都需要一段时间。 留给他们的,实际上就只有两条路。 放下枪,在寿阳城中当个劳工。 干上一段时间之后,随后领点路费和酬劳去寻亲。 当然了。 也可以直接领上三块大洋的路费直接回家。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楚云飞所说的:“整编进入197团。” 扛枪打鬼子,有枪有尊严,万一牺牲了,也有抚恤。 孙铭接到了楚云飞的命令之后。 当即迈步快步走了出去。 旅部会客室内,鲍志山此时坐如针毡。 时不时起身来回踱步,时不时向着房间外张望着。 好在,孙铭只出去了不到几分钟的时间,便重新返回。 “孙铭兄楚长官那边怎么说的?” “长官考虑到你们在阳泉之战之中的付出,他同意了你们整编进358旅的想法,你带着麾下弟兄们整编进197团,楚长官会保举你一个少校的牌子。” “当真?” 孙铭点了点头:“我还能匡你不成,这件事情办好,下次再见面的时候,我就当称呼一句鲍长官了。” 鲍志山咧嘴一笑:“使不得,使不得,孙铭兄,事不宜迟,昨日弟兄们才和我说过这件事,依我看,不如就趁热打铁?” “好,那我就在旅部静候佳音!” 孙铭起身相送,随后便返回楚云飞身边。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在鲍志山,而不在孙铭。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 “他们之前就有这样的念头和想法了。” 南京。 发布会现场。 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聚集在了一起。 常凯申迈步走上台前。 热烈的掌声响起。 在此之前。 他已经详细的了解了战斗的经过。 日军第二十师团参谋长也已验明正身。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就两个字,稳了! “委员长先生,我是毛熊塔司社的记者,我听闻贵军在阳泉一地歼灭日军主力部队八千余人,请问您认为这对于SX战局是否会产生有利影响呢?” 常凯申点了点头:“我对于山西战局还是颇为乐观,现在日军第二十师团主力已被我军阻挡在阳泉一线。 北路日军依旧尚未突破我忻口防线. 我相信,这两点便足以说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山西战场上的日军部队实际上依旧后继乏力” 正当常凯申慷慨陈词。 准备放出豪言壮语的时候。 一名日本记者忽然举起了手中的电报,高声打断了常凯申的发言:“委员长先生我们报社刚刚收到日本军部的最新消息..目前忻口一线已经被我帝国陆军所突破” 两名警卫迈步上前,就要将日本记者强行带离。 常凯申眉头微皱,挥手示意。 “让他说完..” “是!” 两名警卫站在日本记者的身旁。 各国记者均回头看向了这名日本记者。 “我们是东京周报的记者,这是我日本国军(日军当时的自称也是国军)攻占中国军关键防御节点阵地的照片。 这上面有我们日本国的国旗,清晰可见。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里乃是贵军中央防御阵地上的关键位置所在,南怀化阵地。” 好好的新闻发布会。 瞬间被一个小鬼子闹的鸡飞狗跳。 在等其展示完所谓的照片之后。 本就在一旁陪同。 准备回答其他问题的林蔚在常凯申的示意之外迈步上前。 他的语气略显平淡:“这位记者先生,我想请问,你们日本国的军队既然已经突破了我军在忻口一线的防御阵地那么他们现在抵达什么位置,是否已经占据忻口重镇了呢?” “突破的是左翼防线,还是中路防线,亦或者是我军的右翼防线?” 南怀化阵地仅仅只是中央防御阵地的关键所在。 丢了这里,部队仅仅只是没有了反击的机会。 又不是全线溃败。 对于只想争取到足够时间的卫立煌将军而言,实际上并无太大影响。 何况,此时的忻口前线,已经有了撤退计划。 只是尚未到达时间节点仅此而已。 很显然..这名记者并非是什么经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这这是我日本国军的军事机密我自然是不清楚的” 这名来自日本的记者急忙找补:“想必用不了三天的时间,前线自然会传来你们溃败的消息,我们蝗军是不可战胜的!” 林蔚笑了笑,挑了挑眉头反问道:“三天?这位记者先生,我还记得三天前,你们国内报纸刊登了第四旅团突破了五台一线防御阵地的消息。” “然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