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这女孩出身贫困,恐难以持久学写字,你告诉你阿玛,让他转告曹家,着其派人去金坛找找,看看有没有此人。” “此人名唤贺双卿,大约跟你表弟大差不多,住在乡村,她有个舅舅,在一私塾做事。” “找到此人后,能帮忙抚养起来最好,最好是送进京由令堂抚养,教她写诗词,我将来有大用!” 弘历的确有大用,他不可能只拿自己脑海中的诗词,应付需要用诗词应付的人。 像这次需要应付那拉敏萱情况,后面肯定还会出现。 “若不能接来京师,就尽量接济,避免她受欺负,反正让曹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强人所难。” “把这事若做的好,将来我必记住你们的这份好。” “不要告诉别人,否则,后果你们知道。” “堂玛法放心!” 弘历记得,这贺双卿不只是诗词厉害,书法也厉害,所以就托词说看见过她的字,而他也相信,以曹家在江南的权势,不至于连个贺双卿都帮不了。 福彭有些惊讶,暗想这女孩的字得多好,竟然让深居后宫的四贝勒注意到? 但对于福彭而言,这是好事! 他们平郡王府以及他母族曹家巴不得有这么一个为四贝勒献殷勤且为四贝勒保守秘密的机会。 所以,福彭忙应了下来。 弘历微微一笑,他暗叹,自己总算没白帮曹家一次。 当晚,平郡王纳尔苏在从福彭这里知道此事后,就振奋得不行: “我亲自写封信,得让你舅舅务必做好此事,别亏空还不完,连这件事也都做不好,那就真是神仙也不能救他家了!” 近一个月后,曹頫收到了这信,连忙将管家丁汉臣传来:“放下你手里的所有事,亲自去一趟金坛,拜会金坛知县,让他尽快寻到一位叫贺双卿的女孩。” “不知,老爷寻这女孩是为了什么?” “算了,我带着李贵亲自去,有人来问,你就说我去采问生丝价格了。” 曹頫连夜就离开了江宁,且在去金坛的船上兴奋的搓手:“能为四爷做事,是我曹家的福分啊!不能有丝毫差错!” 又半个月后,当贺双卿在私塾刚写完一篇字时,就抬头看见,自己舅舅正陪着许多官员走了来。 “这就是令甥女贺双卿?” “正是!” “果然面容不俗,气质不凡,有贵人相!本县能出此人物,何其有幸也!” …… …… 话转回来。 且说,弘历这边在吩咐福彭后,就于当晚去了雍正这里,向雍正禀报了老三在家里荣太妃面前叱骂老十三的话。 雍正在弘历禀报后,脸上挂了一层冰。 他不由得怀疑,弘历对老三是不是私底下有什么过节,或者是受老十三的挑唆,如弘时受老八的挑唆一下,故意在借此在他面前进老三的谗言。 毕竟,弘时才在他面前告了一次状。 现在,弘历又来他这里告状。 这让对身边人告状这事还过敏的雍正,多了些猜疑和警惕。 为此,雍正冷声问起弘历来:“你告诉阿玛这事,是为了什么?” “儿臣是想请教阿玛,八旗宗室勋贵之间的矛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缓和?” “尤其是皇室的兄弟子侄间的矛盾,会不会传到下一代,还更加严重?” “眼下,科举出身的士绅群体越来越庞大,不少旗人也通过科举在向士绅群体转变!” “而这越来越庞大的士绅群体,会不会利用八旗宗室勋贵的内讧与彼此越来越深的仇恨,分化瓦解宗室勋贵,让大清武力与皇权崩解,而在将来,再演士林朋党操控朝廷的前明旧事?” 弘历没有为此紧张,只淡定且认真地将自己的担忧阐述给雍正听。 因为,弘历知道雍正作为贤明之君,不可能真的愿意看见自己这个皇子利用皇权打击异己,而不顾大局,只为自己的权势。 所以,他也就没有借此真的要雍正把老三怎么样,只是从大清的社稷层面,借此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同时,弘历也是在间接表示,他希望雍正能尽快打击这些没有大局观的皇族成员,不要等他将来当皇帝后,还要继续打击,让皇族内斗加剧。 雍正含笑着点头,心里的猜疑烟消云散。 即便是老三暗地里骂老十三的这么一件小事,弘历都能把格局放得这么高。 这让雍正非常欣赏! 他开始在内心里,觉得大清社稷交到这样的儿子身上,的确值得!自己为这样的儿子,付出一切,也的确值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