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们必须要在整个美国制造这种氛围,我们必须要让美国人明白这一点,或者说……” “意识到这种恐慌!” 柏林接过话语说道: “我们可以在电视台制作要做一个越战十周年专题。” 指间夹着香烟的柏林,慢吞吞的说道: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专家,让他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讲述越战,过去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那里,因为越南距离美国太远了,我们可以把越南和古巴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正是因为当年美国出兵了,所以将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推迟了十年!而现在呢?——苏联正在全面进攻!” 他又指向另一份文件,说道: “还有《时代》周刊,他们也需要一些新闻,我们向他们提供古巴在莫桑比克,在安哥拉等地的活动,还有在南美的活动,让美国人感受到威胁。” 情报官员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滑动,忽然停住: “要强调‘苏联扩张’?” “不,要强调‘危险就在眼前’。” 贾文涛走到地图前,用红铅笔从金边划到西贡,再划到曼谷、吉隆坡,再延伸到大洋的彼岸,将整个南美笼罩在一起: “告诉读者,下一个可能是曼谷,是马尼拉,是南美,是非洲,是中东。告诉他们加油站的油价为什么涨——因为苏联人在控制波斯湾。把这些碎片拼起来,让他们在超市排队时都会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开始的?” 窗外的雨还在下,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越来越急。九头蛇那边的情报官把整理好的媒体名单递过来,上面用星号标着重点合作对象: “ABC的晚间新闻需要一个‘专家’,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人出镜。” 这就是一场认知作战,通过认知领域内的传递以及放大,让美国人产生一种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感或者说“被迫害妄想症”是不会在一两天内被建起来的,但是随着局势的恶化,势必会被人们所接受。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SEA是自由世界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后的守护者!” 贾文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平静,但这才是这次会议的目标,他们需要通过两个部门的合作,向美国人进行一场认知上的灌输作战。 “但是,我们的观点肯定会引起争议,尤其是会引起部分人的敌意!” “这不重要,有争议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他!” 贾文涛的声音依然如过去一般的冰冷: “我们需要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威胁,就在眼前。如果他们没有任何行动,那么接下来,等待美国的将是另一次古巴导弹危机!” 而坐在他对面的柏林,却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导弹危机,而是导弹降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