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特拉维夫,地下战情室。 摩西·达扬的独眼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光。作战地图上,代表埃及军队的红色箭头已经刺入西奈半岛腹地,叙利亚的装甲部队更是逼近1967年停火线仅20公里处。 所有的一切都是让人不安的,并不仅仅只是敌人的军队在猛烈的进攻。 而是这一天,许多士兵在这天离开岗位返家过节,以色列正处于一年中最战备最脆弱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全国军人的紧急复员。 “先生们,”总理梅厄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我们正在输掉这场战争,失去我们的国家。” 其实,就在十个小时之前,身为总理的梅厄和国防部长达扬以及参谋总长埃拉扎尔才在早上8:05会面,当时距离攻击展开只剩下6小时了。达扬依然坚持战争不一定会爆发。他认为埃及在苏联支援的武器未完全到位情况下不会贸然开战,埃及不动手,叙利亚也不敢乱来。 而埃拉札尔则极力主张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并计划在夜间攻击叙利亚的机场、在下午3:00攻击叙利亚的导弹基地,并在下午5:00攻击叙利亚地面部队。以色列军方早就做好了这样的计划,毕竟,一直以来,以色列军方所奉行的战略是,如果发现战争即将逼近,以色列将会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这个战略是假设在以色列的情报机关能于战争爆发前至少48小时察觉危机逼近。 而这一次以色列事先判断有误,甚至当约旦国王侯赛因秘密飞往特拉维夫,向以色列发出叙利亚即将发动战争警告时,总理梅厄夫人仍将信将疑。 当与军方的会面结束时,梅厄夫人仍然犹豫不决,但她决定将不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理由是如果以色列先动手,将失去美国支持。 现在,她正在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着。 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此时,以色列的内阁成员们面色灰败。几天前他们还嘲笑阿拉伯军队不堪一击,现在会议桌上摆着的却是埃及军队已经突破了他们的防线,正向西奈半岛纵深进攻。 “戈兰高地局势更糟。” 总参谋长埃拉扎尔指着地图北部,说道: “叙利亚人和埃及人一样,他们同样配制了苏联最新式反坦克导弹,他们摧毁了我们两个营的坦克,而且,他们使用的SA6机动部署防空导弹,可以随时伴随他们的装甲部队发起进攻,我们完全不能发挥空中优势。” 一位内阁成员忍不住插话:“我们损失了多少坦克?“ “西奈100辆,戈兰高地70辆。” 接着埃拉扎尔又特别强调道: “这仅仅只是开战的第一天……我们装甲力量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惨重的损失。” 达扬突然站起身,他的那双独眼,看着众人说道: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很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其它的选择!” 其它的选择是什么? 所有人都很清楚,外交部长埃班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 “你疯了吗?这会导致苏联核报复!” 梅厄夫人双手撑在桌面上,指节发白,已经为之前犹豫不决付出代价的她很清楚,现在是时候做决定了。 “现在是战争的第一天,将军们,以色列需要你们的保护,如果我们的国家无法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只有一个选择——要么生,要么同归于尽,这是没有任何疑问,但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刻!” 已经站起身的她,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给我接白宫,我们现在需要美国的帮助,尼克松必须兑现他的诺言!” 她所指的诺言,是基辛格曾经的承诺——以色列不能先发制人,美国会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夫人,我们还需要SEA的帮助。” 参谋总长埃拉扎尔说道: “我们的飞机、坦克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SEA。” “我知道……” 梅厄夫人点了点头,说道: “我会向所有可以求援的朋友寻找帮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