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佳伟随后走到任务小组指挥官林浩东的面前,说道: “浩东,欢迎你再一次抵达月球。怎么样?和你上一次来月球这里有什么不一样?” 林浩东是乘月球7号的抵达的月球,那时候,他们仅仅只是在月表进行了探测。 “嗯……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可以脱掉宇航服了。” 林浩东的话,让刘佳伟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他就对自己过去几个月里任务小组实施任务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又说道: “对了,探险者一号我们完成了检查,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任务?” “明天吧……” 林浩东朝着基地外看了一眼,所有的宇航员之中,他是唯一一名完成了探险者一号驾驶训练的宇航员。 月球基地的气闸舱门缓缓开启,林浩东和劳伦斯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一前一后地踏入这片永恒的灰色荒漠。他们的靴子在细密的月尘上留下清晰的脚印,每一步都激起微小的尘埃,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飘落。 两人登上停在基地外的月球车,林浩东熟练地启动引擎。车轮碾过崎岖的地表,驶出熔岩管庇护所的阴影。当月球车翻过一道低矮的环形山脊时,阳光突然倾泻而下,照亮了前方平坦月海上的金属造物——探路者一号。 那艘月球飞船静静矗立在月面上,修长的银色机身反射着刺目的阳光,这个月球飞船看起来和早期的登月舱有点类似,它使用多台小型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飞船两侧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像一对巨大的翅膀,在真空中毫无颤动。 “劳伦斯,你看,” 林浩东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探路者一号。” 他停下月球车,透过面罩凝视着这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低重力环境下,这艘飞船能够轻松起飞,让他们的探索范围扩大十倍不止。 这款月球飞船是sEA通过技术交换从美国获得的技术,不过他们却抢在美国之前,首先把它送上了月球。 劳伦斯慢慢点头,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扫过飞船周围的月面。他注意到着陆支架在松软的月壤中留下的痕迹。 “确实了不起,” 他回应道,声音里带着科学家特有的谨慎热情, “有了它,我们可以直接飞往那些月球车无法到达的偏远环形山,采集更古老的月岩样本。” 林浩东已经迫不及待地启动月球车,向飞船驶去。随着距离拉近,探路者一号的细节逐渐清晰——舱门上喷涂的SEA的双星旗和澳大利亚国旗并列,这象征这次国际合作;主控计算机的蓝色状态指示灯正在规律闪烁,显示飞船系统一切正常。 林浩东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不停的拨动一个个开关,“探路者一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淡淡的火焰焰流在月球稀薄的尘埃中卷起细微的涟漪。 飞船缓缓抬升,摆脱月面的束缚,却又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月球引力的微妙平衡——既不完全脱离,也不被完全束缚。 舱内的重力模拟系统维持着微弱的牵引力,但林浩东仍能感受到那种奇妙的失重感,仿佛整艘飞船只是悬浮在真空中的一颗尘埃。 透过舷窗,月表的地貌缓缓向后移动,陨石坑、月脊、古老的熔岩平原,抬头看去那里就是地球,看着远方蓝色的地球,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地球如同一颗蔚蓝的宝石悬挂在太空中。他们甚至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高度100米,速度30公里每小时。” 林浩东向地面控制中心汇报着数据,声音平稳而专注。 很快,探路者1号的速度就增加到了300km,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也正是这一速度让他们探索更为遥远的区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