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早晨的重庆,随着天光放亮,人们走出了自己的小窝,开启了为生活奔波的又一天。 一日复一日,日日皆如此。 似是和平时一样的今日,却被报童的喊声改变。 【看报!看报!日人冈本平次,上海最大的走私头子,真实身份揭露!】 【惊天消息!冈本平次竟然不是日本人!】 【因爆炸而死的冈本平次,竟然现身重庆!】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有一些特殊的人因为特殊的缘故,经常登上报纸。 比方说上海的大亨们,如杜越笙、黄景荣等; 又比方说被称为日本海军良心的冈本平次。 当然,冈本平次之所以登上国民政府的报纸,是因为他死了——军统对他的死负责。 人们是善忘的,但有些特殊的人,却不容易在记忆中消失,比方说冈本平次。 拎着早餐欲去局本部的姜思安,被报童的卖报声惊麻了。 冈本平次,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他唤来报童,递上钱索要了一份报纸。 匆匆翻开,映入眼帘的便是头条新闻: 冈本平次真实身份起底! 副标题:了不起的军统! 最操蛋的是标题的下面,就是两张照片。 虽然印在报纸上的照片有些失真,但姜思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两张照片上的人,确确实实是自己。 一张是近期的照片,是军统局本部档案室内的自己的照片,另一张,则是他在上海时期的照片,标准的日本人打扮。 姜思安以冈本平次身份活动的时候是很低调的,压根就没有照片流传出去,上面的这张照片,应该是他在特务机关留下的底片。 毫无疑问,从照片上就能确定,消息,是军统内部流传出去的。 “冲着我来的?” “不对,应该是冲着‘他’来的!” 姜思安第一时间做出了判断,随后强忍着心中的悸动,仔细阅读起这则报道。 姜思安很清楚,他化名冈本平次的事不能见光。 原因很简单,他为日本海军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人间的事,不是说你做的问心无愧就会被称赞,不是说你做的事利国利民就会被褒奖。 他化名冈本平次的事一旦曝光,人们只会追问他为什么要为日本海军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为什么要号召日本人砸锅卖铁的支持日本海军。 至于他那些功绩,反而是人们不在意的。 这则报道很“客观”,并未提及冈本平次号召日本人举国捐款大建海军的事,而是一味的夸奖姜思安能力出众,以假身份冈本平次,卧底驻沪日军上层,“夸奖”“显摆”军统的能力。 面对这溢美之词,姜思安却轻易的嗅到了阴冷和狠毒。 深呼吸一口气,姜思安收起报纸,压低了礼帽的帽檐后,匆匆上了驶来的木炭公共汽车。 …… 随着新闻的扩散,整个重庆一片的哗然。 冈本平次,大名鼎鼎的冈本平次,竟然是军统的特工! 这事,着实是玄幻! 正常思维的人,只会感叹张世豪的神奇,他手下的特工,竟然能以日本人的身份窃据高位,啧,真不知道抗战期间,通过这位“冈本平次”,有多少情报流入了国民政府的手中。 厉害! 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却出现了贪婪和惊喜。 冈本平次,日本占据上海期间最大的走私头子,据传他在控制走私网络期间,攫取了至少几千万美元的利润——这个数字可能更高! “难怪张世豪这么有钱!” “机会!” “这是一个机会!” “冈本平次是日本海军的金主之一,带头为日本海军捐款的次数超过了二十次!这是一个致命的污点!” “搞!必须搞!派人去上海,查一查冈本平次到底为日本人做了什么——对了,不是有很多日本顾问在国民政府手里吗?派人跟他们接触一下,多搜集些证据,这些,可都是‘弹药’啊!” …… 姜思安来到局本部后,就感受到了无数异样的目光,有几位跟他关系不错的特工特意找上了姜思安询问报道的真假,面对同僚的询问,姜思安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可这也变相的证明了报道的真实性。 姜思安能以日本人的身份做到这一步,对特工来说很优秀,非常的优秀。 可是,这般保密的事情见报,舆论究竟会走到哪一步,难以预料——而从这件事能见报,就已经说明事情大概率会朝着不好的方向改变。 所以同僚安抚道:“不用太担心,张长官会保护你的。” “有张长官在,他们翻不起风浪。” 姜思安笑了笑,没有做回答。 一名特工这时候匆匆跑到了姜思安的办公室:“姜、安科长,张长官找你。” 姜思安告别担心的几位同僚,整理思绪后上楼来到了张安平的办公室。 张安平正在办公桌前拿着笔写写画画,姜思安进来后问好,张安平摆摆手,示意他先等等。 这一等便是十多分钟。 终于写完后,张安平撂下笔,笑看着姜思安,问: “怕不怕?” 姜思安昂首挺胸:“老师,学生不怕!” 姜思安没有乱说,他真不怕——以冈本平次的身份深入虎穴,他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张安平看重他,让他诈死而脱身,这本就是意外之喜。 现在,多活一天都是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