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吗的藏一手! 但钓了几年的鱼,两人都没有钓到大鱼。 张安平摆摆手,表示自己没有嘲弄之意,然后道:“你去见毛仁凤吧。” “啊?”齐思远张大了嘴巴。 东北虽然远离局本部,可并不意味着收不到局本部的各种消息。 而根据齐思远的了解,现在张安平即将主持对局本部的改编工作——在这个背景下,大量的高层倒向了毛仁凤。 这个时候,他齐思远去见毛仁凤? 岂不是说要让他去“投靠”毛仁凤? 这任务对齐思远来说其实无所谓,卧底嘛! 可他是张安平的学生啊,他要是投靠毛仁凤,影响是不是太大了? 齐思远斟酌用词,缓慢道:“老师,学生不是怕背负背弃老师的名声,而是担心引起连锁反应……” “无事。” 张安平笑道:“连锁反应就连锁反应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见张安平如此淡定,齐思远瞬间了然——投靠毛仁凤的高层中,怕是有不少都是老师授意吧? 齐思远恭敬道:“学生领命!” “对了,你要告诉毛仁凤,你是奉我的命令来投诚他的。” 这句话惊呆了齐思远,这能行? 但转念一想,若是自己这般汇报,那真要是有同窗或者后辈背弃老师转投毛仁凤,毛仁凤心里怎么想? 而且自己这么做,毛仁凤是不是会对投靠他的高层疑神疑鬼? 齐思远意识到这点后,恭敬道:“老师,高明!学生受教了!” 张安平笑了笑,道:“恭喜你从东北区要出人头地了。” 不管毛仁凤怎么怀疑齐思远,当齐思远投诚他以后,毛仁凤必须要重用齐思远——立木为信、千金买马骨嘛。 齐思远真心诚意道:“全赖老师栽培。” 见过了齐思远后,张安平又见了多位自己的学生,除此之外,他还秘密见了多位军统地方派的实权人物。 别看军统中有不少人投靠了毛仁凤,就连江山系有近四分之三的高层投靠,哪怕军统内部众口一词、烁口成金的将张安平当做“叛徒”,可愿意追随张安平的人,依然很多。 卢耀辉就是其一。 卢耀辉是第三战区的监察处长,抗战结束后,第三战区拆分为徐州绥靖公署和第一紧绥靖区,卢耀辉则继续留任徐州绥靖公署,任督察处处长。 军统改编的这把大火即将烧起来的情况下,卢耀辉自然要为自己谋生路,但跟其他人的选择不同,和张安平合作了无数次的卢耀辉,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跟着张安平混踏实。 原因很简单,毛仁凤在和张安平博弈中输的太惨了。 而且见惯了张安平屡战屡胜,卢耀辉对张安平自然有十足的信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秘密来到了上海。 目的很明确:投诚、彻头彻尾的投诚! 见到张安平后,卢耀辉使用了这个尊称: “张长官。” “耀辉,坐!” 张安平坐下后打量着一身便装秘密而来的卢耀辉,径直道:“你来,我没想到。” 才坐下的卢耀辉立刻起身道:“张长官,职部对张长官绝无二心!还请张长官明鉴!” “坐!” 张安平示意卢耀辉坐下后,感慨道:“我张安平现在被抨击为军统叛徒,各路人马尽皆与我划清界限,没想到耀辉兄竟然千里迢迢的来上海,当真是日久见人心啊!” 卢耀辉回味着张安平的话,不知是真的感慨还是故意叫苦,想了想后,他选择沉默以对。 “耀辉兄,我知你目的,但此次军统改编,能留给徐州绥靖公署的名额,确实有限。还望耀辉兄体谅。” 卢耀辉毫不犹豫的再次站起:“张长官多虑了,卢某深知军统整编是侍从室的意志,张长官也是奉命行事,挥泪斩马谡,耀辉必遵张长官将令,绝无怨愤之意。” 军统到这一步,不是张安平的问题,这一点卢耀辉看得很清楚。 张安平挥刀忠救军,也绝非张安平所愿。 现在大势如此下,卢耀辉没想着螳臂当车,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能享受、顺从。 张安平闻言笑了起来。 “耀辉兄,且听我一言?” “请张长官吩咐。” “你去重庆吧。” 卢耀辉呆住了——这是不接受自己的输诚? 不对! 他目光转为震惊,而张安平依然含笑。 卢耀辉艰难的吞咽口水,毛仁凤现在志得意满,九大金刚有六人投效,军统高层大多数站队毛仁凤…… 这难道都是张长官刻意为之? 叛徒? 嘶—— 卢耀辉倒吸冷气,心说这叛徒之说,难不成是张长官暗中引导而为之吗? 见卢耀辉久久不语,张安平笑问:“耀辉兄不愿意吗?” 卢耀辉打了个激灵: “请张长官放心,耀辉必不负张长官所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