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债务风险,只要项目选得准、效益好,形成良性循环,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李毅飞准备的资料数据翔实,论证充分,融资路径清晰,明显比赵国强那个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形象工程”方案更具可行性和说服力。 会场陷入了沉默,常委们都在权衡。 赵国强的方案能快速见成效,但意义有限; 李毅飞的方案着眼长远,利于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压力大。 这时,一向中立的市政协主席缓缓开口:“我谈谈我的看法,毅飞市长这个方案,虽然压力大,但确实是围着阴铁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打转,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我们政协之前组织委员调研,企业反映最强烈的,也是配套不足和人才短缺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他的发言,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 接着,几位之前态度模糊的常委,也陆续表态,倾向于支持李毅飞的方案。 赵国强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李毅飞的准备如此充分,更没想到李毅飞能争取到这么多中间力量的支持。 他意识到,如果强行推动自己的方案,很可能会在常委会上遭遇挫败,那将是对他权威的一次重大打击。 “……既然大家都觉得毅飞市长的方案考虑更周全,那就以他的方案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完善,提请市委研究决定吧。”赵国强几乎是咬着牙,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 他不得不再次妥协。 李毅飞的阳谋再次奏效。 他凭借更扎实的调研、更科学的规划、更可行的融资方案以及成功争取到的支持,在常委会这场正面交锋中,赢得了对阴铁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导向权。 会后,李毅飞走在返回市政府的走廊上,心情并未放松。 赵国强接连受挫,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之间的斗争,已经从最初的试探、中期的掣肘,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关于发展路径和资源配置权的争夺。 国强兄弟,你别在找乐子了,李毅飞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