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成立领导小组,我挂个组长,具体工作你放手去干,市委全力支持!” 第二个回合,李毅飞再次凭借清晰的权责界定和对上层规则的熟稔运用,巩固了在核心改革领域的主导权。 接下来的日子,李毅飞充分利用市长周例会这个平台,以极高的效率推动工作。 数个久拖不决的问题被摆上台面,并在李毅飞的强力协调下取得突破:停滞多年的新城区地下管网综合改造项目重新启动并明确了时间表; 困扰市民多年的公交线路优化和场站建设方案快速通过论证; 与省发改委对接的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申报材料,也在他亲自把关下提前完成并报送…… 与此同时,李毅飞开始在关键岗位上进行人事布局,这是掌握权力的实质性步骤。 市卫健委一位分管疾控工作的副主任到龄退休,在酝酿接任人选时,出现了不同意见。 李毅飞力排众议,坚决提拔了一位年富力强、专业背景扎实、且在基层疫情防控和组织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干部。 李毅飞强调:“卫健委是重要的民生部门,专业性、责任心和执行力缺一不可。” 随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缪江强被交流到市委担任副秘书长。 李毅飞出人意料地提拔了自己的秘书小刘为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这一安排既让小刘获得了关键岗位的历练,也确保了市政府中枢机构的运转能更直接、高效地贯彻市长的意图。 最具风向标意义的,是在一次书记碰头会上,李毅飞提出了调整市财政局局长的动议。 “现任局长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稳健,但在新形势下,观念趋于保守,创新突破意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资金在支持转型发展、保障重大战略方面的效能。” 李毅飞直言不讳,“我建议,由现任副局长,也是财政业务专家王建军同志接任局长。 王建军同志熟悉全市财政状况,思路开阔,敢于担当,更符合我们当前攻坚克难的需要。” 赵国强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财政局长位置关键,关系到全市资金安全和大局稳定,怎么能轻易调整? 老局长稳重可靠,经验就是宝贵的财富!” “书记,正是因为财政位置关键,我们才更需要一个能与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同频共振、敢于主动作为的掌舵人。” 李毅飞据理力争,“现在我们要推进矿改转型、要谋划医疗中心、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都需要财政更加积极主动地谋划、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 一个过于保守、习惯于‘等靠要’的财政局长,将会成为制约我们发展步伐的瓶颈。” 这场争论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气氛一度有些紧张。 最终,在李毅飞的坚持下,以及纪委书记刘一昆,政法委书记等人的支持下,赵国强权衡利弊,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王建军顺利出任财政局长。 此举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李毅飞已经基本掌握了市政府的核心权力,其施政理念将获得坚实的财力保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