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毅飞正式就任阴铁市代市长的第二天,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也没有按惯例进行密集的调研走访,而是直接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 早晨八点半,市政府一号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各部门负责人提前十分钟就已到齐,每个人都想看看这位年仅三十岁的新市长会烧出怎样的"三把火"。 秘书刘强轻手轻脚地为李毅飞斟满茶水,然后安静地退到角落的座位上。 会议室里的氛围透着一丝沉闷。 李毅飞走进来时,所有人都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个蓝色文件夹——这正是他之前在省委领导面前汇报工作时使用的那份材料。 "各位,今天开会只说一件事。"李毅飞开门见山,将文件夹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阴铁市的发展,不能再抱着金饭碗要饭了!" 这句话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会场激起阵阵涟漪。 不少参会人员交换着惊讶的眼神,有人下意识地调整坐姿,有人悄悄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 李毅飞环视会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 "在座的都是阴铁市的老同志,应该都记得咱们市是靠什么起家的。"李毅飞翻开材料,手指轻轻点着上面的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靠矿产资源从一个贫困市发展成为中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但是——" 李毅飞刻意停顿,让这个"但是"在每个人心中重重落下。 "时代变了!"李毅飞提高声调,右手在桌面上轻轻一叩,"现在还抱着'靠山吃山'的老观念,那就是在等死! 看看周边的石林市,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百分之四十; 再看看强安市,数字经济产值已经占到GDP的三分之一。我们再这样被动等待,迟早要被时代淘汰!" 会场鸦雀无声,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 几位分管经济口的副市长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让我们看看现在的阴铁市是什么样子。"李毅飞示意工作人员播放一组航拍照片。 画面上市郊随处可见的巨大矿坑,如同大地上的一道道伤疤。 其中一个最大的矿坑特别醒目——直径超过一公里,深达百米,坑壁裸露着狰狞的岩石,坑底积着浑浊的污水,周围散落着废弃的采矿设备。 "各位仔细看看,这就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吗?" 李毅飞指着屏幕,语气沉痛,"这些矿坑,就像长在我们阴铁市脸上的疮疤! 就这样的环境,哪个投资者愿意来?哪个高端人才愿意留下? 上周我接待一个沿海的投资考察团,人家直接说:'你们这里的环境,我们不敢投高科技项目。'" 李毅飞转向环保局局长王明和公安局局长赵伟:"王局长,赵局长,从今天起,你们要立即行动起来。 对所有无证开采的小矿,发现一个封一个!对环保不达标的中型矿,一律停产整顿!" 赵伟立即表态:"公安局坚决执行市政府决定。 我们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部署三百名警力,分片区对非法采矿活动开展拉网式排查和打击。" 王明略显犹豫,扶了扶眼镜:"李市长,这些矿虽然有问题,但毕竟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是不是可以分步骤、分阶段......" "不能再循序渐进了!"李毅飞打断他,声音铿锵有力,"这些年我们'循序渐进'得还不够吗? 结果就是问题越积越多,环境越来越差! 去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天数达到一百二十天,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连续三年上升。 现在必须下重手、出重拳!" 第(1/3)页